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兩岸統合實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http://www.CRNTT.com   2010-06-06 00:23:39  


 
  安全認同與國際參與

  2008年5月馬英九上台以後,兩岸關係改善。外交休兵讓兩岸節省了大量的金援經費,台北在WHA的參與上也有突破。但是在討論到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與進一步國際參與時,兩岸政府都顯得猶豫與保守。其關鍵在於彼此之間沒有真正的互信。安全與國際參與都是屬於“高政治”的議題,這些議題是很難從“低政治”擴溢(spillover)解決的。

  政治問題還是需要政治處理。在處理分裂國家與對抗集團間的政治關係時,西方的經驗是“先政後經、先難後易”。東西德如果沒有在1972簽署《基礎條約》,確定了兩德的政治定位,就不會有後來一百多項經濟、文化、社會交流協定。沒有1975年相當於歐洲和平條約的《赫爾辛基最終議定書》,確立了二次大戰後各國的“主權”與領土,東西歐不會開啟“信心建立措施”(CBMs)的互信機制。

  兩岸問題自然不同於東西德與東西歐的問題,但是東西德與東西歐的經驗告訴我們,雙方沒有政治性的共識(即使是對歧見的共識),互信措施是不容易啟動的,即使啟動,壽命也不會很長。因此,我們要討論安全認同與國際參與時,首先要做就是兩岸政治定位的確定。

  在兩岸確定政治定位後,兩岸自然可以開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依據“一中三憲”的定位,在台北確定承認不分裂整個中國同時,北京自然可以放棄武力與武力威脅台灣。由於兩岸為平等的憲政秩序主體,台北方面不再以北京為唯一假想敵,因此,整個建軍是以維護近海或整個中華民族海域(例如南海、釣魚台、海運線)的安全為目的。在這樣的政治認知與互信的基礎上,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推動一點也不困難。反之,沒有這種政治互信,軍事互信機制不會談出結果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