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7.6%折射的李克強經濟新理念

http://www.CRNTT.com   2013-07-25 08:51:21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訊/按照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為24.8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7.6%。人民網刊登媒體評論人鄒衛國文章表示,今年上半年的GDP以7.6%的速度增長意味著什麼?這個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速水平,蘊涵了中國經濟增長以及目前宏觀調控的基本邏輯。

  7.6%的增長速度,落在了7.5%的預期目標之上,再次確認了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狀態。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7%,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5%,回落幅度較小。而到今年第二季度為止,中國經濟已經連續五個季度,運行在7.4%到7.9%這樣一個區間。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描畫了一條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到平穩增長的過渡曲線。中國經濟從2011年的兩位數增長,放緩到2012年的7.8%,再減速到上半年7.6%。這不是一個猛然的下落,而是一個緩中趨穩的平穩過渡。緩中趨穩的平穩過渡過程,帶給了市場和社會一個穩定的預期。

  市場的預期水平非常重要,市場預期過高,會導致目標無法完成,預期過低則會影響市場的信心,人們對未來經濟前景會產生質疑。兩者都會形成不穩定的預期,進而擾亂微觀主體經濟決策,影響經濟、社會發展。

  文章分析,7.6%的增長速度以及之前的增長軌跡,將市場預期穩定在了一個合理的水平之上,可以說,目前的這個水平既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又滿足了中國結構調整的需要。

  7.6%的增長水平,其實在全球也是一個領先的水平。今年上半年的增速雖然降低,但是經濟增長的基數大,從增量規模算,仍然非常可觀。

  需要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平穩增長,是在中國勞動年齡段人口已經開始收縮、產能過剩制約、國際需求疲弱的情況下取得的。中國經濟能夠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夠保持一個基本平穩的經濟運行局面,更加增強了人們對未來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信心,就如李克強總理多次所說的,“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實現既定的增長目標。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