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還能再創經濟奇跡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4-06 11:01:18  


 
  沒有創造性破壞,就沒有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

  我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千千萬萬的企業,未來生產率要提高,技術要進步,產業結構要升級,不意味著每一個企業都是同比例提高,而是那些生產率更高的企業得到了機會,擴大了資金,把別的企業兼並了。沒有生產率進步的企業會消失,會退出,這就是所謂的創造性破壞。

  沒有創造性破壞,就沒有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如果保護那些沒有效率的企業,還讓它處於壟斷地位,就意味著人為地製造僵屍企業。大量僵屍企業繼續存在,生產率就不能得到提高。因此要打破壟斷,實現企業自由的進步和退出。這次改革提出用負面清單的方式來決定企業進入還是退出,而不是過多用審批方式,這些改革都能創造出新的資源配置效益。

  農民工市民化、土地制度調整以及產業的進出壁壘問題,只是幾個例子。其實十八界三中全會《決定》中關於經濟的那一部分,每一個項目都能引申出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源泉的含義。從這個意義上講,過去我國主要依靠特定的人口結構,今後要靠改革挖掘新的經濟增長源泉。(全文完) 

  (來源:BWCHINESE中文網。蔡昉,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員。著有《破解中國經濟發展之謎》。本文為作者演講內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