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物價上漲的影響因素趨勢與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11-08-21 08:27:25  


交易性貨幣供給的增加會推動價格水平上漲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訊/輸入型成本推動、工資上漲和交易性貨幣供給增速提高是推動2010年以來中國物價持續上漲的三大因素。模擬預測結果顯示,2011年三季度中國物價漲幅會小幅度回落,但隨著美國經濟復甦好轉,2011年三季度以後中國輸入性通脹壓力再度加大,2011年和2012年通脹壓力很大,但仍處於可控範圍之內。人民幣匯率升值和提高利率可以有效降低物價漲幅,但也會導致經濟增速下降,需要處理好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和穩定經濟增長的關係。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李建偉、余斌文章如是說。

  一、分析框架和基本結論

  文章稱,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是物價上漲的兩大基本動力。需求拉動可分為貨幣因素和實際需求,成本推動包括國內成本推動與輸入型成本推動。國內成本推動主要是工資上漲引起的勞動成本上升,但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提高會降低勞動成本,間接抑制工資上漲對物價上漲的推動作用。因此,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可分為貨幣因素、實際需求、工資上漲、勞動生產率和輸入型成本推動五大基本要素。

  在實際經濟運行中,五大基本因素會對各個領域的物價上漲產生直接影響,同時又會通過產業關聯產生間接影響,形成物價上漲的加速機制。即五大基本因素對上遊產業產品價格的推動作用,會傳導到中下遊產業和消費品領域,產生連鎖反應,出現物價加速上漲趨勢,但物價上漲的加速幅度受制於中下遊產業對上遊產業產品漲價的消化吸收能力。

  在實際供求總量及結構基本平衡的情況下,交易性貨幣供給的增加會推動價格水平上漲。當前統計制度中貨幣供給是現金與存款之和(M0為現金,M1為現金加活期存款,M2為M1加定期存款),與交易性貨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從貨幣供給的流向看,部分貨幣以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的形式沈澱於流通領域之外;部分貨幣供給以房地產貸款和客戶保證金方式流入房地產市場和證券市場,是影響房地產價格和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流入實體經濟領域並對物價產生影響的交易性貨幣僅是貨幣供給總量的一部分,包括現金M0、短期貸款、短期消費信貸和非住房中長期貸款。2008年一季度到今年一季度期間,M0增速相對平穩,平均增速為13.2%,但短期消費信貸和非住房中長期貸款平均增速分別達到30%和44.8%。

  用上述五大因素進行模擬分析的結果顯示,輸入型成本推動是當前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農村務工成本提高和城鎮職工工資上漲以及交易性貨幣供給增速提高也對本輪物價上漲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價上漲幅度。預測分析表明,在美歐日進口增速保持適度增長、國內宏觀調控政策相對穩定的情況下,2011年和2012年CPI漲幅將達到5%左右,2012年以後食品價格下降,CPI漲幅回落,但非食品價格和PPI仍將保持較快上漲態勢。政策模擬分析顯示,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和提高存貸款利率會有效降低物價上漲幅度,但將付出不同程度的經濟增速下降代價。在小幅度提息的同時採取人民幣名義匯率小幅度漸進升值措施,是抑制物價過快上漲、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有效措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