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格局 中國應追求三邊均勢

http://www.CRNTT.com   2009-06-17 16:46:00  


中國應該參與制訂與自身經濟實力相適應的國際貨幣規則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訊/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學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章玉貴今天在《中國證券報》發表文章“中國應追求三邊均勢貨幣格局”。作者認爲:“對中國乃至世界來說,建立能够有效規避道德風險的超主權儲備貨幣,是符合人類理想的終極目標;不過,在既有的約束框架下,中國的現實追求應該是:力爭在十年內形成美元、歐元和‘中元’(人民幣)的三邊均勢貨幣格局。”文章内容如下: 
 
  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日前表示,作為擁有全球最大規模官方外匯儲備的中國,并沒有拋棄美元的打算,有關超主權貨幣的想法目前尚在學術層面探討。中國官方的上述表態,既是基於現有國際經濟秩序與金融格局的理性評估,也是在日漸複雜的多邊博弈情況下打消金融主導國顧慮以維護中國切身利益的現實考量。 

         美元獨大格局應該改變 

  在改革國際貨幣體系這個關乎主要經濟大國核心關鍵利益問題上,主張改革的一方僅有熱情和理想是不够的,還要看到兩種力量的此消彼長程度。從治理全球經濟失衡,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美元獨大的國際貨幣格局早就應該改變了。國際貨幣體系的相關參與者也一直沒有停止這方面的努力。 

  例如,十年前誕生的歐元就是當時經濟規模比肩美國的歐盟試圖抗衡美元霸權的一種嘗試;日本在上世紀末也曾試圖說服亞洲國家建立以日元為核心的亞洲貨幣體系。只是根據蒙代爾的最優貨幣區理論推出的歐元,盡管是區域國家建立超主權貨幣以增強歐洲貨幣話語權的一次革命性嘗試,但由於內在的制度性困難,尤其是缺乏統一的政治基礎,使得歐元難以成為美元的真正替代者。何況作為歐洲首席金融強國的英國,為了維護本國利益一直不肯讓英鎊退出歷史舞台,嚴重扯了歐元的後腿。 

  至於胃口曾經很大但戰略眼光欠缺的日本,本有機會在上世紀80年代將日元打造成世界級貨幣,但日本的雄心最終毀於美國精心設計的“廣場協議”。歐元和日元的跌宕起伏表明:戰後至今,全世界最有資格玩金融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歐洲和日本盡管是美國在政治和戰略上的盟友,但在表征國家特權符號的貨幣問題上,美國絕不容許哪怕是盟友的實質性挑戰。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