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製造業王國寶座會得而複失嗎

http://www.CRNTT.com   2012-05-01 07:33:56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指出,人類現已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的以機器取代手工;第二次工業革命是20世紀的規模化量產;第三次工業革命,則是進入21世紀後,方興未艾的“製造數位化”,為傳統製造業的面貌和生產方式帶來巨大改變。

  “製造數位化”建立在⑴新軟件(特別是3D印刷),⑵新材料(如納米、碳纖),⑶新科技(如基因改造)等條件之上。這些新科技的匯聚,使工廠得以揮別大量生產,進入“客制化”,生產少量但多樣化的產品,滿足不同顧客的不同需求。舉例來講,以往工廠從設計到開模生產,需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如今有了三D印制機,通過在電腦上設計,就可3D印制出物件,包括戰機精密零件、助聽器及各種模型,這種製造不但使多樣化生產具有無限可能,並可大幅降低製造門檻。長期看,這會使勞工需求減少,工資占生產成本比重降低,從而改變以往美國企業移往工資低的海外國家設廠的模式。跨國企業的回流,使設計人員能夠和生產線更密切合作,更貼近客戶並迅速回應其需求。

  文章指出,對中國而言,美國製造業的回流現象至少應該產生一種反省及一種啟示。一種反省是,從寬的貨幣政策固然會有利於拉動短期增長,卻會因導致生產要素價格的普遍上升而不利於長期增長。一種啟示是,應該更多地重視“腦力”的優勢而非“勞力”的優勢,增加對教育的投資,以及為所有創新者及創業者提供最好的公平競爭環境與遊戲規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