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仍有適度加杠杆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3-10-24 09:06:02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訊/當前理論界和投行領域流行著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已處於高杠杆的危險地帶,應該收緊政策,啟動去杠杆化進程,避免經濟硬著陸。中國證券報發表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徐諾金,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巡視員姚餘棟文章認為,中國能夠管理更高的杠杆率,由於儲蓄率大於消費率,中國經濟的債務以內債為主,而且中長利率水平不會大幅度升高,中國經濟仍有杠杆適度提升空間。今後一段時間加杠杆的目的,就是以時間換空間,通過高增長來去杠杆。

  杠杆率仍在可持續水平內

  文章稱,評價一國經濟杠杆水平可持續與否,有兩大核心指標:一是儲蓄率(S)是否大於投資率(I);二是經濟增長率(G)是否大於杠杆成本或實際利率(C)。

  自從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對中國經濟形成衝擊以來,中國通過出台系列應對措施較有效地避免了經濟的過度波動,但付出的代價是經濟進入了較高杠杆率狀態。從資金存量表看,2008-2011年,中國經濟的總杠杆率(以金融資產負債率表示)從93.5%提升到95.9%,年均上升0.8%。其中,政府杠杆率52.9%,企業杠杆率160.5%,金融機構杠杆率105.6%,家庭杠杆率25.3%,均進入了加杠杆階段。

  應該承認,經歷上一次“4萬億”政府投資為代表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及相應的積極貨幣政策後,既取得了應對金融危機的重大勝利,也付出了必要的代價,那就是中國刺激經濟的安全空間已明顯收窄。同時,由於許多行業產能過剩和居民在國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依然過低,擴大內需面臨的困難也很大。但是,中國經濟仍處於安全區域。一是我們的杠杆水平還處於儲蓄率大於投資率的安全閥值之內。從總體來看,中國這五年的儲蓄率都大於投資率近2-3個百分點。從各部門來看,2010年中國家庭部門、企業部門和政府部門的儲蓄率分別為42.1%、100%和26.3%,其中家庭部門和政府部門儲蓄率分別比2000年提高11個和36.1個百分點。二是中國經濟增速雖有所下降,杠杆成本有所上升,但經濟增速在中長期內仍會明顯大於杠杆成本。

  當然,儘管經濟仍有適度加杠杆的空間,但空間不斷收窄。一是由於人口紅利的下降,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會下降。根據我們的計算評估,可能會從過去的10%左右降到7%-8%的水平。二是隨著經濟增長和人口紅利下降,儲蓄率會趨於下降,全社會可利用的儲蓄資源會減少。三是融資成本可能會趨於有限上升。據學者測算,利率市場化後中國的利率水平不會上升很多,估計利率市場化後中國的實際均衡利率水平在4%-4.5%左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利率市場化導致的存款利率和市場利率水平上升幅度會在2-3個百分點左右,而有效平均貸款利率水平變動應該不大。四是中國式“格林斯潘之謎”抑制中長期利率上升。中國債券市場利率已基本放開,但長期無風險收益率水平過低且對短期利率反應不敏感,成為中國式“格林斯潘之謎”,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即使利率根據市場供求自由決定,中長期利率仍然可能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而這將進一步刺激長期投資,推動經濟增長。因此,綜合考慮,在這個有限的空間內,仍應十分珍惜儲蓄資源,通過推動金融改革和創新,逐漸降低實際利率的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