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滑出“下限”的風險正在減小

http://www.CRNTT.com   2013-10-25 08:53:37  


 
  2.物價總水平低位運行,“豬周期”推動CPI小幅走高

  今年以來物價水平低位運行。前9個月CPI累計同比增長2.5%,為2009年以來同期的最低值。分月度來看,2月份因春節因素CPI同比上漲3.2%,9月份CPI同比上漲3.1%,其餘月份均在3%以內。物價保持低水平,首要原因是食品價格漲幅明顯放緩,例如上半年食品價格上漲4%,同比放緩2.9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漲幅則與去年同期持平。

  未來幾個月,預計CPI漲幅會有所擴大,其中有兩個直接拉動因素值得特別關注:一是“豬周期”。截至9月份,豬肉價格由此前的下降轉為上漲,並且已經持續了4個月。根據歷史經驗,中國“豬周期”的長度一般為2年:1年上漲,1年下跌。如果從6月份算起,本輪豬肉價格至少還會上漲9個月左右,預計上漲會延續到2014年5月、6月。二是房租價格。今年以來隨著一線城市房價持續上漲和土地市場不斷升溫,房租上漲的預期和可能性居高不下。另外,經濟回升、油價上調等也將對CPI產生正向拉動作用。

  宏觀經濟政策取向

  文章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周期性回升和趨勢性減速相互交織的關鍵階段。趨勢性下降,是潛在增長率下滑的規律使然,無法通過宏觀政策來改變或應對,只能通過加大改革力度延緩潛在增長率的下移,爭取經濟能在較長時期內保持一定的增長。對於周期性回升,我們的判斷是回升力度不會很大,同時通脹水平可控。因此,宏觀經濟政策可以保持一定的寬鬆度,繼續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重在減稅節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加大財稅體制改革,貨幣政策應堅持穩健,重在盤活存量,力促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1.財政政策

  在經濟增長和就業等不滑出“下限”的情況下,政府將不會出台較大的財政刺激政策,而是通過局部的溫和的刺激,促進經濟增長與就業,並著力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同時,政府將通過加快改革來實現財政可持續性,將財政赤字率與債務率分別控制在3%和60%的安全線以內。

  第一,財政支出重點向民生領域傾斜,保障基本公共服務。鐵路建設、棚戶區改造、生態環境治理和以人為本的城鎮化都將成為支持的重點領域,且支持的力度和節奏將依據經濟形勢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第二,全面實現“營改增”,擴大結構性減稅。今年8月1日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工作已在全國範圍內推開,“十二五”期間實現全國全部服務業的“營改增”指日可待。 “營改增”擴圍不僅在結構性減稅和穩增長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還為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拉開了序幕。此外,國家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8月1日起對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小微企業暫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在減輕小微企業稅負的同時,也將更好地促進就業。

  第三,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釋放改革紅利,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近期的著力點在於繼續加快營改增、消費稅、房產稅以及資源稅等重點稅種改革。同時,中央政府將逐步上收部分事權並加大對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轉移支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