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房地產看中國經濟或已步入新增長期

http://www.CRNTT.com   2013-10-31 09:57:18  


 
  文章稱,綜合外界對十八大三中全會後中國經濟走向的判斷,是濃縮了主觀和客觀情緒。從主觀上看,世界經濟經歷了數年危機的摧殘,普遍希望盡快終結危機,走上復甦的軌道,這是全球人民共同的心聲。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經濟學界,都在強烈渴望經濟復甦的步伐能更加堅定有力。五年前國際金融危機暴發時,中國經濟的表現世人看得很清楚,他們當然明白,進入中速發展階段的中國經濟穩定向好,能對世界經濟做出較大的貢獻,自然是世界的福音。

  看最新透露的信息,下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有許多重磅改革措施出台。無論三位一體的改革思路提出,還是八個重點領域的改革推進,以及三個關聯性改革組合面世,都有可能成為經濟增長的活力之源,從源頭上消除阻礙經濟發展的桎梏,從而徹底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培育出經濟內生的長效動力。所有這些,都將是衝破現有制度僵局的改革。中國正在為經濟保持健康有序的發展而探索新的道路,將來不會再去純粹追求高增長,而是追求富有效率的均衡成長,年度7.5%至8.5%之間的中速增長,並且是要發展成果惠及全體勞動者。

  文章分析,中國經濟三十年的發展變遷,確信中國經濟長周期發展的規律,更相信經濟完善、自我修復的能力,也期待關鍵時點政策“畫龍點睛”的作用。

  作為中國經濟研究觀察的比對樣本,一個是1992年至1999年長度7年的樣本,另一個是2007年到2014年長度也是7年的研究樣本,筆者之所以選擇這兩個樣本,是因為它們有著極強的經濟背景和相似性,能據此得出值得信賴的研究結論。比對樣本發端於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1992年,當年GDP增長達到了14.2%的最高值,然後出現了長達7年的緩慢回落,直到1999年見到7.6%階段最低值,回落的周期過程才終結,新增長周期才開啟。研究樣本是新發展周期進入第八年的2007年,當年GDP增長率再次見到14.2%的峰值,經濟增長耗盡了動能,由此轉入持續性降低的過程,直到今年第二季度GDP產生了歷史共振,奇跡般再次見到了7.6%這個神奇數字,而且GDP連續下降的年份也即將達到7年。更有意思的是,兩次樣本背景都伴隨世界經濟的大震蕩,也都伴隨著國外機構有關中國即將爆發危機的預測。前者是亞洲金融危機衝擊的影響,以及國外一再渲染的中國銀行業破產論,而後者則是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以及國外那些中國房地產業正在崩潰的論調。而事實是,1999年之後,世人非但沒有看到中國銀行業破產,卻看到了中國經濟成功“軟著陸”。這次我們也看到了同樣的趨勢。

  文章指出,辯證地看,世上任何事物,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才是風景。伴隨著興奮,高潮時不以物喜;伴隨著失落,低谷時不以己悲,經濟高速發展之後不缺失信心,適度回落時不悲觀喪氣,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自信和自覺。只要尊重經濟規律,保持獨立和清醒,不因外部世界的贊譽而忽視經濟中嚴重的問題;更不因外部世界的唱空而看不到經濟的活力,則經濟的隨機波動只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就該堅定信心。

  文章強調,房地產行業性回歸,是新經濟增長的先決條件,是新增長所需物質資源的保障,果若如此,則中國經濟將邁入新的增長周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