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敵對心態 與兩岸關係新局面極不協調

http://www.CRNTT.com   2010-10-24 00:21:04  


 
  兩岸敵對心態的消除還離不開兩岸交流、協商。其之所以必須,是因為不交流、協商就難以深切體會對方的利益、彼此的感受,難以深入理解對方立場,就難以增進互信,鞏固互信;是因為兩岸心態的調整過程中仍會有複雜而多元因素的干擾,除了“台獨”因素的干擾之外,隨著兩岸交流領域的擴大、交流內容的深入,兩岸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民眾素質、社會面貌等的差異更會彰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交流首先會更加強化各自的特性而非共性,從而產生新的負面心理,這些負面心理也會與固有的敵對心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會被“台獨”等分裂勢力利用,因此,兩岸社會心態會更複雜多元,兩岸關係的融合還會面臨更多更深刻的挑戰,這就更離不開兩岸各領域、多層次的交流、溝通、探討,以使負面心態的干擾降到最低。此外,兩岸交流有助於促進兩岸文化認同,進而深化中華民族認同與“兩岸同屬一中”的國家認同,有助於兩岸將敵對心理轉化為認同心理,建構共同的歸屬感。因此兩岸交流、協商是必須的,不可或缺。2009年6月台灣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委託台灣民意學會進行的民調顯示,66.1%的民眾歡迎溫家寶先生赴台走訪,充分顯示台灣民眾對兩岸交流的歡迎與支持態度。

  筆者曾在《馬英九大陸政策的思想根源》一文中剖析過馬英九冷戰思維的危害,指出這種心態“局限了馬英九的氣度、格局與政治智慧,弱化了他的政治擔當與政治魄力,模糊了他本該有的民族自尊與使命感”;“導致其不能對大陸的善意有深刻理解而倍加珍惜,就不能不看美國的眼色行事,就不可能真正與大陸建立起深層互信,兩岸政治定位問題、軍事互信問題當然無法獲得突破與解決,其結果將是兩岸交流有可能陷於短多長空的結果,而真正受惠的則必然是各種反華勢力對中華民族復興的干擾與阻礙”。可見,敵對心態對兩岸深層互信的建立,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有著嚴重的干擾與危害。兩岸敵對心態的存在,與當前兩岸關係的新局面極不協調,更難以為後續的兩岸關係的深入發展提供深厚的社會基礎和強大民意動力。由於消除兩岸敵對心態、建構兩岸認同心態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值得兩岸高度重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