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敵對心態 與兩岸關係新局面極不協調

http://www.CRNTT.com   2010-10-24 00:21:04  


 
  連戰“登陸”前所遭遇的機場圍堵、張銘清在台被推倒在地、陳雲林在台所遭遇的抗議示威,歸根結底,不正是部分民眾在“反中”、“仇中”心態下才做出的舉動嗎?為了在國際上達成“兩岸兩國”的“事實”和國際承認,“台獨”勢力及其政客將大陸為了防止國際上形成“兩個中國”、“一邊一國”、“一中一台”的情況,在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上針鋒相對,寸土不讓的政策冠以“三光政策”,以其歷次早就預見到的必然的失敗結果調高台灣民眾在台“國際空間”問題上的期待度,並將民眾的挫折感轉嫁到大陸身上,引向“大陸欺負台灣”等對大陸的負面觀感和抗拒心理,引向與大陸的疏離感乃至仇視心理,進而導向台灣民眾的民族、國家認同。這種心理投射在民調中的結果是,自從1997年9月“陸委會”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自我認同為“台灣人”的比例(36%)首次超越自我認同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34.8%),絕大多數民眾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期望傾向維持現狀之後,至今台灣民眾排拒大陸、排拒統一的民意沒有根本轉變。

  綜上所述,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敵對心態表現得更為多元複雜,其產生有著更為深刻的歷史、政治、文化背景。

  4、近年來島內對大陸的敵對心態有所變化

  隨著兩岸交流的發展,大陸經濟實力的提升,大陸的真實面貌越來越客觀地呈現在台灣民眾的眼前,台灣媒體開始報導大陸的社會經濟發展成就,人文風光、奧運籌備、城市發展、青藏鐵路、上海世博會等等都是其熱評的議題,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敵對心態也有所改變:其一,大陸對台灣民眾的吸引力增加。2003年4月國民黨“青輔會”委託“就業情報”與新浪網共同進行的“台灣人赴大陸工作意向調查”結果顯示,84.83%的台灣民眾對大陸未來經濟發展前景表示“樂觀”,73.70%的民眾願意赴大陸工作,其中不排除在大陸“落地生根”者達61.26%,18.29%的人願意到大陸國企或民營企業任職,19.14%的人表示為了爭取工作機會願與大陸人同工同酬。該份民調分析指出,台灣的“外派工作潮”正在擴大為“舉家移民潮”,赴大陸形態從早期的“單身赴任”轉為“連根拔起”,以解決“不放心家”的後顧之憂。其二,大陸在台灣民眾心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2006年6月《遠見》民調結果顯示,台灣人最心儀的地方,大陸躍居美、日之後的第三位,最佩服的地方大陸位居第三名、最想旅遊地方大陸位居第三名、最想移居地方大陸位居第六名、最想遊學地方大陸位居第八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