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敵對心態 與兩岸關係新局面極不協調

http://www.CRNTT.com   2010-10-24 00:21:04  


 
  調整心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與原則

  調整心態是為了兩岸更好的走向融合,目標是為了建立兩岸深層互信,從而為兩岸政治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筆者認為,在調整心態的過程中,兩岸朝野都要貢獻力量,特別是台灣官方肩負著更大更深刻的責任。如何調整心態?筆者認為,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一些原則和方向是可以明確的,即尊重歷史、直面現實、“一中”框架、兩岸交流協商。這的“歷史”與“現實”,筆者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分界點,之前視為歷史部分,之後迄今都視為現實部分。我們既不能以現實情況掩蓋歷史史實,也不能只講歷史,不看現實。而在兩岸調整心態的過程中,必須維護“一中”原則(暫時可不必強求“一中”內涵的共識),並伴隨著兩岸交流特別是文化交流以及經常性的溝通、協商,培養、鞏固雙方心態的正常化。

  (一)尊重歷史

  筆者認為,尊重歷史是台灣當局帶領台灣人民消除“反共”心態並重塑“中國”觀念的根本途徑。兩岸的政治現狀根源於兩岸的歷史,特別是國共鬥爭史,因此兩岸關係及其核心的政治定位問題只有回到歷史的脈絡中去找尋答案。尊重歷史不是重翻國共恩怨的老賬,而是要使心態平和、客觀,從而對現狀有更清醒的認識。以尊重的心態反思歷史,是當前國民黨當局應負的重大責任。

  台灣當局要尊重的歷史史實是:經過國共三次內戰,以及抗日戰爭,國民黨及其政權的確失敗了,中華民國的確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國民黨有勇氣承認這一點,才是尊重歷史。但是國民黨當局在不服輸、不甘心的較勁心態下對此始終不願承認,只講兩岸現狀。馬英九歷次給大陸領導人的“16字箴言”都將“正視現實”列在首位。

  不談歷史,只講現狀的結果就是,國民黨堅持“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將“中華民國”看作是與大陸抗衡、競爭的憑藉,因此難以擺脫兩岸處於類似“階段性兩國”的“一中各表”的政治定位(當然這種“兩國論”與“台獨兩國論”是有區別的,參見筆者在《中國評論》2009年10月號上的文章《馬英九大陸政策的本質特點》);追求兩岸“對等的政治地位”,也導致兩岸和國際上的“兩個中國”的實際效果。這樣的大陸政策與兩岸政治定位,使國民黨的大陸政策不可避免地陷入“台獨”論述的窠臼,不可避免地隨“台獨”勢力的議題操作而起舞,增加了大陸對國民黨大陸政策的疑慮。加之馬英九的“拒統”路線,以及其本身就帶有較強的“反共”、冷戰思維(參見筆者在《中國評論》2010年2月號上的文章《馬英九大陸政策的思想根源》),就更不利於國民黨自身心態的調整,也就無從引導深受反共教育毒害的台灣人民化解“反共”心態、放棄冷戰思維,不利於台灣人民重新認識大陸,重新認識兩岸關係,也難以重塑“中國”觀念。實際上,國民黨尊重歷史,透視現實兩岸政治和國際情勢,並在此基礎上順理成章地提出兩岸新論述,遠比民進黨始終難以自圓其說的“台獨”論述更容易獲得人民的理解與信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