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地方僅重經濟 官煤勾結難除
  1、政府治礦措施失效 礦難轉向“大礦大難”   根據安監局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至11月中旬全國發生特大(10人以上死亡)礦難51宗,死亡1355人,死亡人數比去年同期爆升達83%。有輿論質疑,中央過去近一年的鐵腕治礦似乎未有明顯成效。(《香港經濟日報》)   2004年已被稱為“礦難年”,接連發生的礦難,以規模大、死亡多、頻率高而令世人心悸。年底的陳家山礦難,更被稱為新中國44年來礦難之最,使當年礦難死亡人數衝破…
“明星礦”仍然不是安全礦
  1、國有煤礦證照齊全未必安全 諷刺的是,據《七台河日報》稱,在11月中旬北京召開的全國煤炭工業表彰大會上,東風煤礦礦長馬金光被評為全國煤炭工業優秀礦長;東風煤礦也連續3年被黑龍江省評為安全品質標準化建設“明星礦”。(香港《文匯報》) 七台河礦難除了傷亡嚴重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字,那就是“證件齊全”。以前發生類似事故,總是在相關部門的調查下,讓人看到這樣的背景:要麼是證件不全,要麼是什麼“N無”單位…
七台河礦難亦屬人禍
  1、爆炸前有徵兆 卻未及時補救   據東風煤礦總工程師向安監總局彙報,原來事故發生前數天,當局已發現井下煤倉附近出現煤塵較大情況,且於上週二(11月22日)開會討論此事,但未及行動,事故就已發生;此充分暴露出煤礦集團隱患排查不到位的問題,凸顯今次特大礦難的“人禍”因素。因此家屬痛斥礦方,明知礦井有安全隱患,但遲遲不整頓,還以扣工資方式,讓礦工下井。(《香港經濟日報》) 有家屬指出,煤礦公司早已知道礦井存在安全隱患,但…
七台河礦難暴露大陸煤礦監管仍不力
  黑龍江七台河東風礦難迄今(12月2日)已造成井下166人遇難,還有5人下落不明,此一嚴重礦難,人們應吸取哪些教訓?本社匯選有關輿論,供讀者參考。(評論員:柯冠)   一、七台河礦難亦屬人禍   1、爆炸前有徵兆 卻未及時補救   據東風煤礦總工程師向安監總局彙報,原來事故發生前數天,當局已發現井下煤倉附近出現煤塵較大情況,且於上週二(11月22日)開會討論此事,但未及行動,事故就已發生;此充分暴露出煤礦集團隱患…
哈爾濱停水事件善後需完善法制
  環保部門須變成“鐵衙門”   在松花江的上游興建一座大規模的化工廠,對環境、生態、沿江居民安全都是一個潛在威脅。在外國,這類工廠必會遭周圍居民強烈抗議,但中國以世界工廠自居,為了維持生產,保證企業營運並創造就業和收益,類似吉林石化工廠這樣的“計時炸彈”,在全國可能數不勝數。吉林石化工廠爆炸除了影響民眾生活之外,更波及鄰國,中石油理應做出賠償。國家環保總局向來被認為是無牙老虎,但如果在這宗事故中能夠為民請命,向企業依法索償,…
哈爾濱停水事件,反映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
  大陸企業社會公眾責任意識淡漠 吉林石化面對責任三緘其口,背後是企業社會公眾責任意識的淡漠。根據公佈的原因,由於雙苯廠P-102塔發生堵塞、工人處理不當導致爆炸發生。此次爆炸直接造成6人失蹤近70人受傷,釀成的社會公眾危機波及到了從吉林到黑龍江兩省逾千萬居民的生活,並有可能因此引起下游國家的國際糾紛。如果說吉林石化有一點點企業公眾責任意識的話,就不應該面對事故三緘其口,而是主動地站出來承擔責任。 與許…
哈爾濱停水事件,暴露中國行政體制弊端
  大陸管理體制並未明顯改進      這場可能觸及生態大災難的事故暴露出大陸很多老大難問題,是對胡溫新政要求提高執政水準的一次重大考驗,經過近幾年多宗涉及公眾安全事故的教訓,顯露出大陸管理體制並沒有出現明顯改善。   首先是披露資訊和政策透明度:吉化爆炸造成污染,吉林省政府為何事隔五天才通報黑龍江省?污染如此嚴重,為何事隔十天才公開承認,公諸於世?大陸媒體披露,爆炸造成水污染是公開秘密,為何沒有任何一家媒體報導? …
哈爾濱停水,處理危機不當
  哈爾濱當局危機處理不盡人意   哈爾濱11月22日突然宣佈停水4天,原因與一宗吉林化工廠爆炸有關,但因語焉不詳,令哈市謠言四起,引起市民恐慌。國家環保總局23日終於揭開謎底,原來事件確與十多天前吉林化工廠爆炸有關。   (吉林化工廠爆炸)事件已過十天,直至污染水域流近哈爾濱市,哈爾濱市要做出斷水措施,才令此一生態災難曝光。然而(市政府對)事件的危害程度仍然諱莫如深,包括:一、究竟已流入松花江的有毒物質有多少,對人體…
哈爾濱停水事件敲響警鐘
  十一月二十七日晚哈爾濱市正式恢復供水。自此,從十一月二十三日淩晨開始的哈爾濱停水事件告一段落。然而,此一嚴重影響民生的重大事件,人們應從中得到哪些啟迪?吸取哪些教訓?本社匯選相關輿論,供讀者參考。 (評論員:季 實)   一、哈爾濱當局處理危機不當   哈爾濱當局危機處理不盡人意   哈爾濱11月22日突然宣佈停水4天,原因與一宗吉林化工廠爆炸有關,但因語焉不詳,令哈市謠言四起,引起市民恐慌。國家環保總局23日終…
「施規默隨」:默克爾對華政策不大可能改變
1、德國不大可能改變對華政策 對華關係是德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人以可靠、務實和精確著稱,這種特性在發展對華關係方面也有體現,那就是以執著的精神、務實的態度處理對華關係。德國的對華政策總體上一直比較平穩,沒有大起大落,發展對華關係始終是德國各黨派的共同政治目標,因此即將組建的德國新政府不可能在對華政策方面出現明顯變化,更不可能完全放棄德國幾十年來一貫堅持的對華政策方針。在經濟上,德國在中國的投資成功率較高,而…
施羅德在職七年 被視為“悲壯”人物
1、兩項決策 銘記人心 在德國社民黨日前舉行的黨代會上,前党主席明特費林在與施羅德告別致詞中說,施羅德執政7年中有兩項重要決策將永遠讓人銘記在心:一是他勇敢地開始了被推遲已久的經濟改革,二是他力排眾議反對美國進行伊拉克戰爭。明特費林滿懷深情地對施羅德說:“你想讓德國成為一個和平、自信的國家,讓我們自己決定我們在國際舞臺上該做什麼……你為這個國家的歷史寫下了新的篇章。”   德國總統克勒也在媒體上發表文章,…
默克爾首務重振經濟 外交政策變動不大
1、重振低迷的經濟是主要任務 默克爾已確定了她的執政目標:在十年內使德國重新回到歐洲經濟增長率前三位國家的行列中,在她的五年任期內大幅降低高達11%的失業率。她上星期五在簽署聯合政府協定時稱:“我們的目標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四年內,人們應該能夠說他們比過去生活得更好。” (德國之聲) 2、外交政策變動不大 面對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高居不下、社會保障體系不堪重負、財政…
默克爾人稱「鐵娘子」行事低調手段高明
1、默克爾連創三個第一 當默克爾於22日今天北京時間下午六點當選德國總理時,她將創造歷史,她是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也是首位出任總理職務的前東德地區人士,她還是德國統一後最年輕的總理。 (英國路透社) 2、素有“鐵娘子”之稱 默克爾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因此,她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她意志堅決,但不願意突出自己,她也缺乏她的前任施羅德…
女總理上台 德國開始「默克爾時代」
11月22日,德國歷史第一位當選女總理默克爾正式宣誓就職,人們如何迎接這位有“鐵娘子”之稱的女性?世界如何因她而展望德國和國際的發展?中德關係又會有怎樣的前景?本社精選部分言論,供諸位參閱。 (評論員:柯冠) 一、默克爾行事低調 手段高明 1、默克爾連創三個第一 當默克爾於22日今天北京時間下午六點當選德國總理時,她將創造歷史,她是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也是首位出任總理職務的…
中美關係走向平淡務實 但未來仍有變數
1、中美關係已從「中國熱」和「中國威脅論」的兩極,進入較平淡務實的階段 美國總統布殊匆匆訪華四十小時,分別會晤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表面看來沒有甚么重大突破,實際上則顯示中美關係已從「中國熱」和「中國威脅論」的兩極,進入較平淡務實的階段。 (香港《星島日報》) 2、布什對華定位既說不清,也不想說清 現任美國總統小布什,和他父親一起于上世紀七…
胡布會晤友好坦誠 雙方要談的事多得很
1、胡布會友好坦誠 胡錦濤會後形容會談友好坦誠,顯示儘管對一些議題表達了不同的立場,但並沒有「翻臉」,布殊下午還去騎單車,可見氣氛不壞。中國幾家航空公司又正式簽約向美國波音公司訂購價值逾三百億港元的七十架飛機,作為幫助布殊改善美國貿易赤字的一點心意。 (香港《星島日報》) 2、布什不可能對北京有太大的壓力 布什這次來華會晤胡錦濤,不可能對北京有太大的壓力,外界一般估計布什也不會…
布什重新定位中美關係 對華政策逐漸轉型
1、布什訪華重要性在於美總統第一次真正回應中國崛起對美國的影響 布什這次訪華的重要性在於這將是來訪的美國總統第一次真正回應中國崛起對美國全方位的影響。雖然‘中國崛起’這一字眼未必會反復出現在布什訪華的講話中,但是這無疑是其字字句句背後的真意。 今年的美國國務卿賴斯、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以及即將到來的布什訪華是美國政府面對一個崛起中的中國正在作出的政策回應的開始,那就是即使空手而歸,美國高層仍然照去…
中國接待布什空前自信 中美戰略地位更平等
1、接待布什空前自信 討價還價餘地大增   布什為期一周的亞洲之行凸顯出全球局勢的變化,中國國家主席和美國總統將互致問候,而他們所處的戰略地位比兩國關係自1/4個世紀前實現正常化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平等。 中國必將懷著前所未有的信心歡迎布什,享受自己對這個世界超級大國與日俱增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深化它與美國的關係,這種新的均勢縮小了布什在貿易、貨幣爭端、軍事、人權等一系列問題上討價還價的餘地。中國外交問…
布什訪華 中美關係將進入調整期
美國總統11月19日晚抵達北京,展開其任內的第三次中國之行。輿論普遍認為,布什訪華後美國的對華關係將進入調整期,中美戰略地位將漸趨平等。本社摘取相關言論,彙集如下,供讀者參考。(評論員 柯冠)    一、中國接待布什空前自信 中美戰略地位更加平等 1、接待布什空前自信 討價還價餘地大增   布什為期一周的亞洲之行凸顯出全球局勢的變化,中國國家主席和美國總統將互致問候,而他們所處的戰略地位比…
大眾體育投入不足 公共體育機制弊端嚴重
不能諱言,我國各級政府目前在對待公共體育設施的投入上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學校的體育場更是被拔地而起的教學樓逼仄得越來越狹小。而在地方官員的政績考評體系中,公共體育事業的發展幾乎處於無足輕重的位置。但在另一方面,各級政府在競技體育的投入上面,卻不約而同地甘願投入巨額資金。   政府對於競技體育和公共體育(大眾普及體育)上的厚此薄彼,異常鮮明地體現出了我國目前存在著的體育機制弊端。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學的體育設施建設的被忽略也就…
   共4274條﹐第213/214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