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8年5月號,總第12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開創兩岸關係新局

  從創造就業機會來說,開放大陸客來台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觀光業一個人平均產值約新台幣二百萬,當我們開放到一年三百萬人來台時,即可創造出七萬五千個工作機會,約占我們失業率的百分之零點七五,這樣距離馬先生希望將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三以下的目標也不遠了。更重要的是,觀光景點以中南部為主,這部分非技術性勞工的需求,可以立即有效地改善中南部失業的狀況。

  而三通對台灣的經濟也會帶來許多好處,旅遊與航空業者的好處可以直接看得到,其後續影響對於台灣的產業發展更甚;因為雙方的人流、物流暢通,讓兩岸垂直分工、產業整合的機會也愈大,而定點、定期航班有利於台商兩邊布局,未來台灣產業走向更高級的機會也增多。

  另一方面,最近這幾年台灣航運或海運在亞洲的排名一直往下掉,兩岸三通後,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機會也大增,對服務業的發展也會有明顯的幫助。所以,短期下來,我們看到的是在航空、旅遊業者的效益;長期下來,對於台灣整體產業發展的意涵應該更高。

  蘇宏義:依序開放直航
      “氣氛”很重要

立榮航空董事長、台北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蘇宏義

  從航空業者的角度來說,三通─通郵、通商、通航都已經通啦!只是通的程度深淺不同而已;以運輸來說,直航有利但不是萬靈丹,雙方必須審慎就直航問題坐下來談。在香港九七回歸之前,香港的旅遊業也面臨蕭條之局,怎麼辦呢?大陸隨即開放兩個省,香港經濟立刻好轉,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例子。

  我認為開放直航是兩岸各取所需,只要雙方維持良好的氣氛,照時間表有計劃地進行,從周末包機到常態性包機,我是抱持樂觀的態度。但若從反面來看,“氣氛”是助力也是一大隱憂。

  蔡宗易:應先做好觀光再談三通

遠雄企業集團副總經理蔡宗易

  從務實的眼光來看,應該先做好觀光再談三通,台灣的觀光業者準備好了沒?我們初步的想法是,以台灣目前接待觀光客的數目來算,如果觀光客能均勻分佈全省,我們應該是能容納一天一萬人,這沒有問題;但是基礎建設點的服務品質才是關鍵,要對部分業者進行再教育,否則大家只從經濟著眼,而非從服務品質下手,很容易破壞市場行情。

  觀光人潮確實可以帶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我們估計約可創造八到十倍附加成長價值。只要新政府上任後能馬上推動,雙方透過良好溝通,觀光業界一定配合;政府也該立即投資飯店工作,加上服務水平提升,我們相信不只大陸的觀光客,全世界的觀光客比例都會提升。

  三通的部分,我也認為是程度上的差異性;從亞洲的狀態來說,應該朝向全面開放進行,開放經濟通商、通航班機要定期化。前提是大陸要釋出善意,而台灣方面也不能再由意識型態主導;在選後第一天,即可看出民眾對新政府的信心,只要馬先生能夠有好的執行團隊,加上配套措施,一定可以做到。

  鄭安國:兩岸關係已進入新階段

前香港中華旅行社總經理、前“陸委會”副主委鄭安國

  剛剛大家都談了許多三通與開放陸客來台在經濟上的影響,那我就兩岸關係與政治意義方面探討。三通若能實施,標志二十幾年來台灣與大陸的兩岸關係走到新階段:第一階段是一九八七年開放老兵赴陸探親;第二階段是一九九二年辜汪會談的協商;第三階段,在二千陳水扁主政後就遭中斷了。這次二OO八的直航與交流,不只有經濟效益,對兩岸政治關係、社會及未來的進展等都是一個新的里程。

  不論還有多少人對此心懷憂慮,希望兩岸交流的節奏不要太快;但從世界各國的角度來看,交流開放是必然的,雙方化解敵意、促進合作、進而互利互惠,增加大陸對台灣的瞭解、也增加我們對大陸的瞭解。從長遠發展來看,在政治意義、兩岸交流上都有實質效益,也有助於大陸官方用健康、合理的態度面對兩岸關係的現實。

  現在開放三通的意義就等於直航,通郵、通商都已經不是問題了,如何在明年六月前,開放在定期航班與航約之下的航權,只要雙方都抱著善意、以化解歧見的角度來談,我認為成功機會很大。但在這一年的時間內,兩岸在商談其他政治性的議題時,盡量不要影響到航約的簽訂,才不會功虧一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