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8年6月號,總第12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全球氣候變化與中國的應對

  周珂:環境問題是國際法特例
     原則應是獲益多則責任大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資源法教研室主任、博導周珂

  氣候的博弈成分遠多於法律
  必須改變錯誤觀念
  
  我們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觀念應該轉變。以前我們太過把這個議題當作是一個純法律問題,一個純國際法問題。但是,有關全球氣候變暖的議題,確實不純粹是一個國際法問題,不是一個純法律問題,而在相當大程度上屬於一種博弈。

  因為法律所產生的結果,是對各個主體給出相同的結果。比方說,我們遵守物權法,買房子要登記,這對每一個人產生的結果是完全一樣的,不存在輸贏。而博弈是在規則之下,產生不同的結果,有輸有贏。就像人下中國象棋一樣,雖然大家一開始都有車馬炮,但是不同的走法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是與法律最大的不同。

  而全球氣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博弈行為,對各個國家所產生的結果是不相同的。遵守這個規則所產生的結果,跟其他國際法規範的結果,是大大不相同的。

  問題就在於,我們現在一些人太多地將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作為一個法律問題,太想以一個守法的公民的態度,來對待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很明顯,這是錯誤的。
  
  氣候變化問題
  牽涉三個大的背景
  
  第一個背景就是經濟全球化。全球環境問題和氣候問題全球化,是伴隨著經濟問題全球化產生的。對於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叫得最兇的是英國,這是第一種勢力。英國自工業革命之後,是從舊的國際經濟秩序中獲利最多的,連美國都不如它,歐盟大致上是這種勢力的團體。

  第二種背景是美國奉行的是單邊主義,而且在環境保護問題上美國也是採取單邊主義的做法。包括退出京都議定書,都表現出其單邊的特徵。美國的單邊主義是與其實力相聯繫的,是根據冷戰的結果而形成的,對美國的單邊主義誰也改變不了。

  第三個背景就是中國的崛起,而中國的崛起又伴生著所謂中國威脅論。中國崛起、中國威脅論在環境問題上,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必然要有所反映。

  這三個背景或者說三種勢力,歐洲和美國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有點類似於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他們相互之間也有相互的配合與默契。歐洲對美國怎麼叫喚,對中國是一種甚麼樣的聲音,實際上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是響應著歐洲。而美國說一定要拉上中國,如果中國不承擔,我美國不會承擔減排的義務。他們之間具有共同利益,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抑制中國的崛起,有關氣候的問題不過是達到這個目的的工具或者說棋子而已。

  與中國的崛起相近似的,還有印度、巴西的快速發展。此次在巴厘島的時候中國也說了,就是針對中國、印度和巴西等發展中大國的。表面上大家爭論的是環境問題,背後是國家利益問題

  環境問題在國際法上是特例
  強調“不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在環境問題上,我們有一個提法,這在國際法上是很少這麼來提的,就是國際環境保護有這麼一個重要原則,叫做“不同但有區別的責任”,這與其他的國際法的責任是不相同的。其他國際法在原則都是共同的,很少提“有區別”,而在環境問題上強調是“有區別”。

  為甚麼要“有區別”?現在一些學者已經提出的,包括中國與西方國家談判也提出的,就是強調兩點,一個是歷史。就是說發達國家在歷史上已經通過大量排汙獲取了巨大的利益,給這個星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但是當發展中國家積極謀求發展的時候,西方國家卻以排汙問題為由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那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被接受的。英國有一句諺語是“Every dog has his day,(類似中國顏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西方國家也不能自己輝煌了,卻不讓別的國家輝煌。

  另一點就是發達的程度。發達國家已經發展到相當的程度了,有實力承擔更多的環境方面的責任。而發展中國家由於實力所限,沒有這麼強的實力承擔與發達國家一樣的環境責任。

  除了這兩個原因,我認為還有第三個也是最為特殊的原因,這就是氣候變化危害殃及各國程度不同,防治氣候變化各國受益程度也不同。目前人們談到氣候變化時過多地強調它是全球性問題,但對各國影響的區別卻很少議論。如果不看到這種區別並以此為依據在責任的承擔上加以區別,那麼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就無法取得共識,更無從達成共同的行動方案。
  
  中國氣候的多樣性
  導致承受變化的能力較強
  
  氣候變化的影響具有多樣性,也即是說,氣候變化對不同的地區、不同區域的國家,所產生的影響的程度,所帶來的利弊的程度,是不相同的。這種差異也是非常大的。

  我感覺我們對外的口徑有一個錯誤,就是講“全球氣候變化,中國也是很大的受害國家”。我們說這個有甚麼好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