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就業觀念轉變,金融風暴的意外收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8 13:33:00  


  作者:王川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學生

  早前一則“1300名碩士競聘30個賣豬肉崗位”的新聞,引爆了網民們的種種情緒。事實上,這個吸引了眾多高學歷人才的“賣豬肉”崗位並不一般,這家食品公司不僅向應聘者開出高達8萬~10萬元的年薪,還承諾提供“較為廣闊的升職空間和再教育機會,入職後的培養方向是區域經理、省級經理等中高層職位。” 

  美國的金融危機向全球擴散,中國也不例外。在擴大內需、高校準備擴招等等背景之下,不時爆出大學生、研究生就業“冷門”,讓人覺得仿佛經濟危機就要披荊斬棘、一路直來,非常恐怖;股市跳水、樓市下跌,人們日常消費銳減,持觀望態度,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中國的經濟持續高速要減慢,進入正常、穩步的階段。人還是需要生活的,任何的、過分的對前途、未來悲觀失望或者欣喜若狂都不足取。我們需要冷靜,不被一些美麗的泡沫蒙住一雙慧眼。 

   大街上行乞的繼續,上班的也來去匆匆。社會就是一個複雜、多元、多面體。僅僅因為他們是大學生,我們的新聞媒體就大肆炒作,紛紛貼上“大學生”標簽,吸引看客關注。他們僅僅是個體,不是大學生就業的主流,難道我們的引導就是讓千千萬萬的大學生去淘糞?大學生也有當小姐、做情人、成二奶的,還有違法、犯罪的,相對人數並不大,這並不代表青春綻放的主流,只是添一花邊新聞而已。 

  近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已從過去的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擴招分享到高等教育資源。如果過去為數不多的大學畢業生能被稱作精英的話,那麼現在的大學生被看成素質比較高的普通勞動者,一點兒也不為過。 

  但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大部分人依舊抱著老觀念,認為念了大學便是人才,從事的工作也該與“精英”身份相匹配,再不濟也不能“淪落”到賣豬肉、擦鞋、洗腳這樣的行當。因此,每當有類似新聞爆出,網上輿論總要樂此不疲地“大嘩”一下。 
“美國大蕭條的時候,麻省理工的畢業生能找個開電梯的工作就很滿意了。”一名身在美國的網易網友說,“什麼時候大家對此不大驚小怪了,就說明我們這個社會進步了。” 

  這名網友的話,值得許多人思考,特別是對於即將邁向就業市場的611萬2009屆大學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已成為擺在每個人面前的最重要、最現實的問題之一。 

  教育部在最新出台的文件中也發出了明確的信號:高校要積極應對形勢變化,引導學生理性、辨證地認識就業形勢,幫助學生堅定信心,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觀,積極主動地就業;同時,大力倡導“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勞動最光榮”的就業觀。 

  “大學生作為普通勞動者的就業元年來了!”一名網友發出這樣的感慨,如果能因此促成整個社會就業觀念的轉變,也算是這場金融風暴帶給我們的意外收獲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