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法文版
|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他鄉的《石頭記》
林妹妹何時被帶到了西方?
誰在用不同的語言講述寶黛奇緣?
西方人如何評價這古今第一奇書?
為什麼海外讀者走不進大觀園?
追隨譯人的足跡
跟蹤經典的遠航
探究交流的缺憾
在西方世界中,英國最早翻譯《紅樓夢》,且英譯本最多。百年多來,儘管英國人對《紅樓夢》的認識和研究不斷深入,流傳也日益廣泛,但到目前為止,這部中國最偉大的文學作品在莎士比亞的故鄉仍然還是屬於“象牙塔裡的經典”———是高雅的,是唯美的,也是寂寞的。
英國人節譯《紅樓夢》作為學習中國官話教材
19世紀是中英兩國文化交流迅速發展的時期,《紅樓夢》開始流傳到英國。在西方國家中,《紅樓夢》最早是傳入英國,英文的譯本也多於其他語言的譯本。1830年,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戴維斯翻譯了《紅樓夢》片斷,發表在英國皇家亞細亞學會雜誌第2卷上,題為《中國詩歌》。這段譯文的內容是黛玉初見賈寶玉的場面。1842年,英國人羅伯特.湯姆在《中國話》浙江寧波版上發表了《紅樓夢》的濃縮譯文,選譯了原著中的幾段文字。曾在中國海關供職的英國人波拉翻譯了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於1868年開始連載於上海出版的《中國雜誌》上。這些《紅樓夢》的片段摘譯,並非是為從文學層面上閱讀欣賞《紅樓夢》,而是為英國人學習中國官話提供教材,也為後來的《紅樓夢》英譯本做了鋪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