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華文化與東南亞文化如何兼容共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1 08:18:55  


 
  從北京到這兒好幾天了。我就想,國學是什麼?國學就是中國人做人的學問。在中華傳統文化裡面,有哪些東西是對我們做人比較行之有效、比較有用的東西。傳承中華文化也要“以人為本”。華人到了南洋,第一是要生存,第二要發展。一個成功的華裔人士或家族,大多是融合了中華文化與東南亞文化中優秀部分的結果。東南亞國家吸收中華文化,不是說把中國的東西照搬過來,是選擇其最有用的吸收進來。今天我們研究中華文化與東南亞文化的兼容共生,就是總結其中有益的經驗教訓,反過來教育中國的下一代。

  賀聖達:就華人和中國傳統文化對東南亞經濟的影響而言,新加坡是個很突出的例子,華人經濟得到了突出的發展。這取決於幾個因素:一是新加坡位於東南亞的中樞,地理要地,華人聚集度最高;還有一個就是新加坡領導人的政治智慧,能把華人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包括儒學中的優秀的部分和西方的法制結合起來。李光耀在這方面很明顯,他的以法制治國還是很嚴的。過去稍有做錯了就罰款,當時一些人就說“PAP”(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的英文縮寫)就是“Pay And Pay”(罰了又罰)(笑聲),不講衛生也要罰款,闖紅燈也要罰款,罰款的數目還很高。但不可否認,華人具有的中華傳統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在東南亞各國都是如此。第一代華人帶來的中國人的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很有效。越南紅河流域是個例外。那裡原來地廣人稀,廣種薄收的,形成了相應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與華人是不同的;還有價值觀,華人與當地居民也有很大的不同。東南亞小乘佛教的價值觀是不主張信徒積蓄財富的。而華人把艱苦奮鬥、勤儉持家,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恭喜發財這套傳統統統都帶了過來。

  林廷高:其實東南亞華人都有刻苦耐勞勤儉興家的風格。另外就是中國人很注重下一代人的教育,一代比一代強。

  賀聖達:華人到當地多了之後,就興學。這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是文化的傳承和社會的需求。對於凝聚華人的人心,對於華人整體教育水平、人群素質的提高,都起了重要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