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夾縫中追光的中國運動員經紀人
http://www.CRNTT.com   2019-04-24 05:42:08


 
  在運動員經紀人嚴小琰看來,體育明星“觸電”需謹慎,“顔值、會撩、炒作等都可以是娛樂明星紅的路徑,但體育明星紅的根本是競技水平而非資源,對他們高光時刻的聚焦應該在運動場上。”從體育專項記者轉型到經紀人,嚴小琰恪守著相對“傳統”的價值觀去保護運動員。以她服務的籃球明星周琦為例,“他收到過很多大火綜藝節目的邀請,但周琦是特型運動員,身高是他專業上的優勢,可在娛樂節目裡,如果不是非常貼合的主題,這個點會被從非專業的角度無限放大,很可能有被醜化的風險。”嚴小琰不願周琦“勵志追夢”的人設被摻雜一絲不和“諧”。

  在徐鋌看來,有些擔心不無理由。市場上也不乏把娛樂圈營銷方式直接移植到運動員身上的案例,“很多娛樂明星的曝光需要走量,比如年底的時候一天出席四五個年會,在他們看來很正常,但對體育明星也用這樣‘走穴’的方式,總覺得有些不妥。雖然我們可以主動降價、迎合市場等等,但調性不能太low(低——記者注)。”他以社交媒體呈現的形象為例,“對體育明星來說,不是像娛樂圈那樣的街拍才吸引人,單純表現運動員體育外的特長、真實的一面也是不錯的標簽,比如,運動員喜歡攝影,就單純地展示他的作品就好,不需要總想著這條微博發出去要有怎樣的效果,這種標簽是長期打造的。”

  但在從大學就進入娛樂經紀公司實習的楊木(化名)看來,就經紀人行業,娛樂圈比體育圈成熟太多,“早期的娛樂經紀人積累了一些自己的方法,有模板可以效仿,但體育領域,沒太多成功經驗可以學,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