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全面揭秘毛澤東的“十五萬精兵”計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7 09:34:52  


 
  25日,毛澤東起草了一封很長的電報,估計“德不攻英倫,必向非洲、印度,英國快到手忙腳亂之時。日本將取先占南洋,後掃中國政策,香港、新加坡、仰光、荷屬四地一旦落入日本之手,中國英美派又將手忙腳亂”。美國準備未周,不一定很快作戰。只要日美戰爭遲遲不爆發,大資產階級就只能動搖於英美路線與法國投降派貝當路線之間,“仍不敢過於得罪蘇聯,全面反共的決心也不容易下”。只是,萬一美國參戰,並打敗日本,“美國把中國英美派從財政上軍事上武裝起來,中國由日本殖民地變為美國殖民地,國共合作變為大規模內戰,最黑暗莫過如此”。

  但這後一種情況是不是馬上就會發生呢?何況美國也未必就一定能夠迅速戰勝日本。如果蔣介石還在猶豫,他又怎麼會如此迫不及待地向中共發出“哀的美頓書”呢?

  反覆研究陸續得到的外電後,毛澤東當天又發出電報,認為“德國仍在準備攻英倫,即使不攻英倫,但埃及、土耳其、阿拉伯、伊拉克必落人德軍之手,日本必攻香港、新加坡、仰光及荷印,總之英國倒黴時期快到了,不論美國是否迅速參戰,英國倒黴是定了的,美國迅速參戰也無救於英國倒黴,因此中國英美派也是要倒黴的”。據此,他估計:“國民黨現在發動的反蘇反共新高潮,一方面是放棄獨立戰爭參加英美同盟的準備步驟,其目的在為參加英美同盟肅清道路,好把民族資產階級、上層小資產階級拉過去,一方面也有向日本示意的作用,國民黨願意替日本擔負鎮壓中國民族革命的責任,以求交換日本對國民黨的讓步,同時又將加入英美同盟嚇日本,以求日本的讓步。”

  自10月19日何白皓電之後,國共關係高度緊張。共產黨既然不能答應國民黨關於一個月內將全部軍隊撤過舊黃河以北的“最後通牒”,就必須迅速準備對付國民黨可能發動的大舉進攻。因此,正確判斷國民黨的進攻計劃及其背景,顯得異常重要。毛澤東一連許多天夜以繼日地分析局勢,判斷動向,深感關係重大,有點拿不定主意。

  29日,毛澤東轉而認定:“美國現在軍事上尚未準備好,目前還不可能立即打敗日本。”而“如果日美戰爭不能迅速爆發《這個可能多),或雖爆發美無勝利把握(兩年內是無把握的),如果英國被德意日三國在今冬明春打得落花流水(一定的),如果日本能退出武漢等地,僅占沿海與華北並聲明主權仍屬中國,由蔣介石派人管理(可能性很大),如果參加德意日同盟反對英美能使中國資產階級發洋財”,蔣介石“是願做貝當的”,而且“走這條路的可能性最大”。他告訴周恩來等:“我們不要被蔣介石的宣傳所迷惑,他是在幹手揮五弦目送飛鴻的勾當”。“但無論哪一種局面,國共間的嚴重鬥爭是不可避免的。蔣介石為要做戴高樂,或做貝當,均將給我黨以大的打擊,驅逐新四軍八路軍於老黃河以北而封鎖之,這一計劃是有了決心的。”

  他指出,要看到蔣介石已準備局部“討伐”,直至取消新四軍番號,而我們決不能退到舊黃河以北,非在華中或華西劃出幾個較大的省區給我們是沒有其他道路可走的。“而要達此目的,我們同蔣介石之間必然是一場嚴重鬥爭,甚至鬧到天翻地覆也難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