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85後”青年教師長安尋“坊”十四載
http://www.CRNTT.com   2024-05-24 19:13:53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遙想千餘年前,時在貞觀某冬日,大雪初霽……諸公圍爐執杯對飲,其情甚歡,望窗外冬景,煞是可觀,一時忘乎所以,故有抽字賦詩之舉,以咏情境。”這段崔凱筆下還原的風雅之事,主角是初唐時期的朝中名流令狐德棻等人,地點則是在當時長安城朱雀門街東第三街、從北第七坊的親仁坊內。如今,這里是崔凱工作的地方——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所在地,親仁坊也是崔凱尋“坊”長安的起點。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白居易在《登觀音台望城》一詩中,如此描繪唐長安城之布局嚴整與規制宏大。千年之後,考古學家繪制的標注有108坊的唐長安城平面圖,頻頻出現在西安的各大熱門旅遊景點,成為今人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的重要依據。

  坊,唐長安城人們居住生活的主體。“唐時,王公貴族、黎民百姓、販夫走卒,就在各個坊中經歷著各自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長安真正的精彩也往往就在其中。”崔凱說。然而,儘管前人多有研究,但唐長安城的每一座坊,具體在今天西安城的什麼位置、發生過什麼歷史故事,“除了一些經過發掘確認並被保護的點位,多數都只能說個大概,難以被精確描述”。

  由此,這位自稱“少喜究古,於路途見殘磚斷瓦輒好執而辨析之,發過往之遐思”的西安建築科技大學“85後”青年教師,萌生了繪制精確細致的唐長安城古今對照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尋訪和考證的念頭。

  2010年至今,他帶領團隊讀唐書、閱城志,實地踏勘一府一園、一宅一寺,十餘年間,考坊百餘,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現代遙感技術與考古報告、文獻資料相結合,完成了唐長安108坊之坊名釋義、坊中詩、古今址對照、坊中風物軼事等的考證,繪制出了精確細致的唐長安城古今對照圖。

  復原圖繪制反復修改1000多次,閱讀文獻資料超過6500萬字……14年來,崔凱和團隊成員醉心於這項被一些人視作“無用”的“苦差事”,並以此為樂。

  “從古至今,中國人做學問都講求經世致用。”他說,唐長安城是中國城市發展史的一座裡程碑,承載了中華民族的盛世記憶,“如今又逢盛世,我們想為這座世界文化名城留下更精確、更完整的歷史存念”。

  尋“坊”十四載

  “元衡宅在靖安里,十年六月三日,將朝,出里東門,有暗中叱使滅燭者,導騎呵之,賊射之中肩。”一提到位於今西安市雁塔區的靖安坊,崔凱便脫口背出《舊唐書·武元衡傳》,語速飛快,一字不差。

  令崔凱感興趣的,不單單是武元衡這位唐朝詩人、鐵血宰相被暗殺事件之生動情節,更是古代史官在行文之中點明的武元衡宅之具體位置。“按上下文的敘述邏輯,武元衡宅應在靖安坊東門之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