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強營養餐監管 家長委員會不能缺席
http://www.CRNTT.com   2018-09-19 21:14:40


  針對最近曝出的河南一所小學營養餐質量低下的問題,《北京青年報》昨日發表評論《“曬細目”應成學生營養餐監管標配》指出,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將學生營養餐相關信息在盡可能大的範圍內公開,這不但要求學校每天在網上公開食堂餐食種類、采購費用等細目,還要求教育部門和學校健全完善食堂台賬制度,實行“營養餐”財政補貼資金跟蹤監管,甚至根據補助標准和人數將財政補貼資金直接打入學生營養餐賬戶,將記錄的學生用餐情況每月一公開等等。包括學校建立學生膳食信息公示制度在內,“曬細目”應當成為學生營養餐監管工作的標配。

  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信息公開是防止營養餐經費被侵占的好辦法,不過由誰來主導公開值得認真探究。如果由校方單方面主導,沒有師生、家長參與監督機制,那麼公開就可能存在數據造假、走過場等問題。因此,營養餐信息公開制度還需完善,由家長代表參與信息公開過程、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營養餐計劃自實施以來,當給學生吃變質食物、營養餐偷工減料等醜聞被曝光後,教育部門為實施營養餐計劃、保障營養餐供給也推出了很多措施,比如要求盡量由學校食堂提供正餐,營養餐食譜向師生、家長公開;建立學校膳食委員會,實施校領導陪餐制度等等。但是,還是有學校念念不忘營養餐這一“唐僧肉”,打營養餐的主意。這背後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家長參與管理、監督營養餐的機制。

  營養餐不論是由校外餐飲企業供餐,還是由學校食堂采購原材料、加工供餐,都是由教育部門、校方主導,家長并無參與管理、監督的權利,向社會招標時,有的是閉門招標,采購的原材料的價格和質量家長也無從知曉。近年來被曝光的營養餐問題,基本都是家長尋求媒體曝光,引起輿論關注後,地方教育部門才重視。

  從曝出營養餐醜聞的學校看,建立校領導陪餐制度與信息公開制度,并沒有有效解決監督問題。因為這仍舊由校方單方面負責、主導,校領導代表校方,而且并不是所有校領導都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負責,信息公開也是由校方主導,在公開時內容造假,家長很難發現。如果有健全的校內監督機制,不是學校主導、學校自己監督,而是引入家長監督、社會監督,就可以真正發揮監督作用,把每一分錢都用到營養餐裡。只有切實建立家長參與管理、監督營養餐采購、加工的制度,才能有效杜絕營養餐經費被侵占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