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台港關係 面臨機遇與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0 00:21:53  


陳淞山
 
  陳淞山: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對台灣充滿各種挑戰 同時也是很好的機遇

  目前兩岸關係發生比較大的變化,我們在香港都看到類似的情況在發展,尤其是2004年開始CEPA更緊密的安排、自由行的發展,到最近中國大陸通過的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香港與內地也在經濟發展上,朝向打破一國兩制的政治框架,開始往經濟融合的目標發展。所以不能用以前的一國兩制概念去看香港與中國大陸的發展,一國兩制是在政治上、法治上,有一些設定的政治框架;但是從香港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來說,已經拋開了前面12年、往未來的12年開始發展。

  所以未來的發展不再是一國兩制可以框住的東西,甚至我認為在經濟上會打破一國兩制的限制框架;香港也會重新在此新的經濟發展中,找出與中國大陸在經濟交流上、經濟發展上的新的里程碑。我想香港也希望自己是主軸都市,是能夠繼續帶領中國大陸往下一個重要經濟目標發展的重要領航員。

  台灣要學會借鑒香港的發展經驗

  我們看到香港是這樣發展,香港與中國大陸CEPA更緊密的安排、還有未來珠三角地區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的發展,事實上都還存在很多技術上的問題,包括從香港的角度、廣東省的角度,雙方還有不同的立場與需求。所以也造成這個發展綱要所要推動實行的情況,目前也不一定可以順利地解決許多技術障礙、而能夠達成經濟融合的大範圍目標。

  所以這些問題,從台灣的角度都是需要觀察的,香港有很好的經驗,台灣應該要學習這些經驗來決定或實行開放兩岸關係新格局、新政策中所會碰到的問題。所以,台灣不是只有政治上面,CECA也好,CEPA也好,ECFA也罷,我們到底是要贊成或反對的問題,而是香港已經有這些經驗了,我們要在這些經驗學習,從中調整、修正我們未來比較大的兩岸關係方向。我覺得香港對台灣來說,是個他山之石可攻錯的角色。而香港仲介橋樑角色對台灣也可提供很大的幫助,國、民兩黨也要用這樣的新格局來看待未來台灣與香港的關係。這是第一個我提到的看法。

  第二個,在CEPA、自由行的實施,也讓香港經常期待中國大陸以政策傾斜的方式來保障香港經濟的繼續發展的框架,目前是朝著這個方向走,可是當要往這個方向走的時候,也讓香港的居民喪失其自信心,也更依賴內地;香港自己的自主性、主體性、獨立性也逐漸瓦解,這是香港目前的經濟上與內在競爭力上面,面對了一些新的問題。所以也會有產業空洞化、產業邊緣化、甚至經濟泡沫的質疑,我只能說質疑,因為畢竟還沒有發生到這麼嚴重的地步。

  這也是我們看到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所導致的情況,現在開始,一國兩制的政治障礙如果要撤除的話,大概用珠三角這樣一個功能分工的經濟融合概念來打造香港新的經濟發展戰略,那希望這個部分能對中國經濟有更好的影響。

  在這樣的香港觀察之下,台灣本身要相當清楚地去掌握香港與中國大陸經濟跟財政發展的優缺點,以利弊得失來界定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新發展關係,尤其像現在兩岸要簽訂金融往來MOU與ECFA的談判發展,那香港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借鏡模式與經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