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中評社高雄論壇:南台灣政局與選情
http://www.CRNTT.com   2012-01-03 00:11:22


黃清賢
 
  黃清賢:台南政治生態的變化與特點

  我來自台南,談談我所瞭解的台南。在談台南政治生態的變化與影響之前,我簡單談一下背景。大台南市包括原來的台南縣和台南市,過去都是由國民黨執政,縱使有無黨籍上台,其實也都是脫離自國民黨或是國民黨的黨友。但是台南縣從1993年由陳唐山執政、台南市1997年起由張燦鍙執政,至今都由民進黨籍人士擔任首長。

  國民黨在台南縣,原本包括海派、山派與高派(高育仁),不過這些派系早已經式微。台南市本身則屬於都會區,通常派系是指當時的市長或省議員等這些當權派,存在期間是短暫的。因此,所謂的派系,大概就是靠縣議員、市議員、鄉鎮市長、乃至於代表會的主席,他們維持屬於區域性的派系運作,這是國民黨的部分。

  民進黨部分,從1990年代執政開始,大概就是美麗島系、新潮流系、福利國、正義連線、台獨聯盟等等派系運作;至目前為止,大概只能定位為新潮流系與非新潮流系,以及縣市長與“立委”當權派之間的競爭。

  談過這些背景,我們來看去年“五都選舉”之後,地方派系變得如何?換句話說,當台南升格為直轄市,市長由民進黨取得之後,其實民進黨在台南市的政治實力更加豐厚。57席市議員中,國民黨得到13席,民進黨27席、無黨籍17席;不過在五都選後出現變化,議會選舉中,國民兩黨議員都有人不遵照黨中央規定投票,因此國民黨開除10席,民進黨開除3席(後來有1席申覆成功),結果是國民黨剩下3席,民進黨25席,無黨籍增為29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