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中評社高雄論壇:南台灣政局與選情
http://www.CRNTT.com   2012-01-03 00:11:22


 
  大高雄藍綠得票數,從過去市長、“立法委員”、“總統”選舉統計來看,國民黨都是小贏。去年大高雄市長選舉,即使把楊秋興的選票全歸為泛藍,還是輸了8萬6968票;市議員選舉,幾乎所有選區,得票數最高的都是民進黨提名的人。連在我自己的選區,我也很訝異,本來我的民調每次都是第一名;結果真正票數開出來,我退到第三,輸給了民進黨的郭建盟與周玲妏。雖然票數差一點點,不過這也凸顯,整個泛藍選票比較鬆散;泛綠選票凝聚力特別強,在投票的時候,泛藍能從泛綠那邊得到多少票,我一直抱持問號,真的很難很難。

  大高雄的變化蠻大的,幾乎是綠大於藍,誰當選是民主機制。我們也希望選舉期間,閩南語說各護其主,為各自政黨作辯論、作選舉主軸的戰爭,這是民主社會。我一直盼望,選舉開票結果大家互相尊重,不要為了政黨傾向,抹煞整個選舉的結果。我個人是秉持這樣的態度,從政以來,我從來沒有做過一張負面的文宣;對於同黨或友黨候選人,從來沒有講過一句負面言語。選舉是一個歡歡喜喜的事情,不要為了選舉弄得那麼僵,重新挑起本來已經要弭平的族群對立,不值得啦!尤其在議會,不管是過去主持議會、或現在身為議員,我與各政黨議員互動都蠻不錯的,也有一些情誼。

  “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是重點

  當選舉到來時,除了拿出政績、端出牛肉,有兩項重點是一定會提出的:一是牽涉到“國家認同”問題,一是牽涉到兩岸問題。對於“國家認同”,我認為兩大黨之間,先不提第三黨,都有一個最大的公約數與共識。譬如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最近提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起碼她不否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就這點上,我們蠻欣慰的,至少兩黨在“國家認同”感上有了最大公約數。不管如何辯論,我們都是台灣人、“中華民國人”,這一點我認為拉得蠻近的。

  至於兩岸之間的論述,可能有不同的思維與想法,尤其今天是在高雄舉行,可能敏感了一點。我的想法是,兩岸、兩黨之間不論如何變化,我們都朝著比較正面、比較中間的路線靠攏。譬如ECFA的論述,好還是壞?我認為,未來經濟面,最起碼有一個合作的基礎,我個人認為應該是蠻不錯的。不管以後如何發展,還是要在一個經濟架構之下,才能夠朝著例如說比較法制化、或是兩岸取得某種共識,才能夠進一步作對談。這是我個人想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