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中評社高雄論壇:南台灣政局與選情
http://www.CRNTT.com   2012-01-03 00:11:22


 
  在兩岸互動方面 台南不再是鐵板一塊

  在兩岸互動方面,慢慢地也可發覺,台南已經不再是鐵板一塊。剛才莊議長提到學甲虱目魚契作案例,因為丁仁方教授與我辦座談會也和學甲食品公司董事長王文宗有所接觸。所謂的契作,事實上是透過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牽線上海水產集團,用原本的價格再加上10元、每公斤45元收購。看起來確實因政策需要,以契約性的合作,保障漁民灑了魚苗之後可繼續有所收成,而不是一次買完就走人。藉著ECFA簽訂之後,虱目魚的關稅從15%降到5%,然後明年陸續降到零,所以這次的出口金額,至少增加了82倍。

  但就像主持人蘇教授所說,這種政策性的採購沒辦法持久,一定要有市場機制在裡面,否則將會出現的問題是,譬如收購來的魚品質不好,培育過程出問題,改製成虱目魚加工品,便宜地賣到其他國家,這其中產生虧損。目前學甲食品公司希望契作制度化,讓產銷制度維持下去,慢慢地回收。

  我談這個案例主要是說明,從這樣的發展過程中,《商業週刊》調查,在學甲投票傾向裡,藍綠基本盤可能是30比70;其中,可能有7%的民眾改變投票傾向。雖然有人說7%不夠大,轉移太少。但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當時調查時,契作的尾款還沒交到這一百戶的養殖戶手中,這樣的轉變可能還看不出來。二是,在不到一年的發展中,就有7%的轉向,這也說明,只要在經濟上能處理得好,選民自會有一個聰明的判斷,哪個政府執政能帶給人民比較好的生活。

  否則就如同剛才幾位教授所說,台灣南北失衡嚴重;南部不是貧富差距的問題,南部相對於北部而言,全部都是屬於貧窮。在台南,每戶的可支配所得大概只有78萬,但是在台北,每戶的可支配所得高達125萬,比台南足足多了1.6倍。這樣的情形加上全球化資源流動,南部傳統農漁產業本來就屬於弱勢,使得他無法改善其經濟生活,也就反映於政治上對於執政者的不滿。

  另一個部分,以台南來說,1264年荷蘭人來台,首先進入台南;1662年,明朝鄭成功來台,也是選擇台南作為東都明京;直到1887年,清朝劉銘傳把台灣首府北遷到台中,甚至於1891年北遷至台北,那時的統治中心才由台南轉為台北。所以從時間上來看,台南在台灣現代史上有263年屬於台灣政治中心,台北到現在也不過120年。

  這樣看來,台南人的感覺是,我在經濟上被剝削;在政治上如同沒落的貴族,邊陲的疏離,加上現在強調本土民族的訴求,使得國民黨、乃至於中國大陸對於南部,會有綠永遠居於多數的誤解。這種情況,隨著兩岸間的交流,或是ECFA、國民黨在台南政績宣傳,我想情勢不見得都是如此負面。

  蘇嘉宏:顯然清賢做了大量的準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