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濁水 |
另一條是穩健台獨路線
強調台灣事實獨立
解嚴後台獨檯面化,地位未定和公投創設主權論述在台灣浮出成為台獨激進派的立論基礎。但未成為民進黨主流主張。
因要透過體制推動民主,國際環境又已大變遷退出聯合國後國際支持台灣透過正名公投創設獨立主權的機會不再,因此民進黨主流的台獨論述一檯面化就採穩健立場而和海外激進台獨分道揚鑣。
激進派採地位未定論認為台灣沒有主權,要用公投正名制憲去創造主權,穩健派1987通過417主權決議文,主張台灣主權已獨立,捨棄台灣未定論,公投也跟著從用來改變現狀,創設獨立主權,改變成用來保護主權現狀——“改變台灣主權獨立現狀,必須經住民自決”。
1991通過的台獨黨綱仍然在同一基調上延續放棄未定論立場而主張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是“現實狀態”。也正好是1991,陳隆志在海外主張,雖過去台灣地位未定,但經半世紀人民實質上的自決,台灣已演化為主權獨立國家但這主張未成海外主流。
1999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主權已獨立,公投用以防衛主權的立場更加明晰。
等到兩岸經貿交流後,兩個立場,三路線各自衍生了兩岸政經政策必須適度分離、積極西進和政經都和中國堅壁清野等不同主張。
迥然不同的三路線間從未充分理性溝通整合,又各有信奉的群眾,黨在其較勁牽引下政策跳躍不定。
比較有趣的是,美麗島的辯護律師立場、如尤清屬激進派,但陳水扁、謝長廷基本上是傳統黨外,他們兩個都主張修改台獨黨綱。有一次與陳淞山參加同一個座談會,問他在台獨立場上怎麼與他老闆(陳水扁)唱雙簧?他說陳水扁是不得已的。這句話耐人尋味。
民進黨未來的路線
是從過去三條路線選擇其一
既然三條路線淵遠流長,各自一脈相傳,並存在民進黨內,有時候這個跑出來,有時候那個冒出頭,因此從宏觀角度來講,民進黨就沒有路線可言。如果是這樣,那麼民進黨的路線便是三選一的問題,而不是從哪裡調整到哪裡的問題:
民進黨是要站在舊金山和約的精神主張台灣地位未地論?或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要制憲創造主權?是修改台獨黨綱,不要獨立,如扁謝強調台灣主體意識就好?或者是主權已經獨立,需要鞏固、保護它,不是要去創造一個主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