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論壇:香港政黨政治發展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2-05-11 00:11:40


  
  劉廼強:在中央看來,行政主導就是特首代表香港、代表主權,主權絕對不會輕易交出來,沒人負擔得起這個政治風險。香港特區是地方政府,不是獨立的政治實體。所以,站在整個國家的高度去看這個問題,香港不能有政黨輪替。中英談判的時候,講清楚是“實質任命”,在特首選舉中,中央有介入機制,選舉委員會也有門檻、篩選。

  由於不能出現政黨輪替,所以有了新加坡模式的問題,這裡說的不是新加坡的制度,而是一個政治集團長期執政的問題。建制派認同中央的這批人,特首永遠從這些人裡面產生,所以才有新加坡模式的想法。不過大家剛才說得很好,香港不能照搬新加坡的運作方式,我們沒有一個獨大的黨。另外,香港是比例代表制,造成多黨制,民建聯再大也不會很大,就是建制派內部也會存在很多小黨,這是政治現實,因此也不必考慮執政黨的問題。歐洲實行比例代表制的國家,大部分都是聯合政府,香港也可以搞“執政聯盟”。某程度上說執政聯盟是現成的,只是建制派內部也需要“和解”,未來香港一定要組織執政聯盟,必然要走這條路。

  講到立法會功能組別的存廢問題,據我了解,中央傾向一種普選方式進行功能組別的選舉,但這似乎很困難。一個人如果要投數十張票,實行起來很麻煩,會增加廢票。而且,現在分組點票也是立法會內部的一個制衡方式。普選化之後,循功能組別出線政客也會有普選化的表現。因此,如果我們放棄功能組別,或許要認真考慮兩院制。到時下議院全部直選,政黨化必然出現。有普選必然有政黨,不然很難操作選舉,美國本來的設計也是沒有政黨的,所以說客觀形勢必然走向政黨化。

  如果要組織“執政聯盟”,又要走一條“政黨化”道路,具體如何操作?特首候選人有沒有政黨身份,這些都是表面功夫,最重要是要保證建制派達到長期執政。亞洲的中華文化圈子裡,民主操作跟西方民主不同,日本和新加坡都做到一黨長期執政。這是否也是香港將來的發展趨勢?

  總結今天的論壇,大家暢所欲言,從政黨、學者、評論員的不同角度,談得很深入。思想者論壇是香港少有的平台,希望以後多搞幾場,甚至創造不同形式,希望大家多多參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