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論壇:香港政黨政治發展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2-05-11 00:11:40


張國鈞期望,隨著2017、2020年雙普選到來,政黨發展的空間會擴大。(中評社記者攝)
 
  張國鈞:香港回歸十五年,社會和政治發展情況,與當初設計基本法時的預期已有差距。當初設計基本法的時候,沒有考慮到時至今日香港社會形勢發展那麼急速,民意對普選的要求也與當年有很大差別。那麼基本法設計是否有缺陷呢?我覺得未必。當年制定基本法時,沒人能夠預計得到回歸十多年後社會是什麼樣的,只能說現有制度並不能解決社會遇到的新問題。

  說到香港政黨政治發展的局限和空間,我作為政黨人士,講講一些切身經驗。香港回歸之後,參政的年輕人發展空間不大。一個年輕的專業人士加入一個政黨,可以做些什麼呢?他可以做區議員或者立法會議員,如果是建制派人士,還可以擔任咨詢機構的委員,大一點的有醫院管理局或房屋委員會,小一點的有行政上訴委員會等等,除此之外出路並不多。雖說今年立法會議席增加到70人,但這遠遠不能滿足政黨人士的需求。比如我們民建聯,就算多拿幾席,亦會有很多希望參政議政的人士失意。在其他國家,政黨人士參政議政的機會更多,如果自己的政黨成功執政,出路包括進入政府內閣,當州長或議員助理等等,有很多行政工作可以做。但是在香港,這種空間則不多,董建華時期引入“問責制”,但是現在有幾位問責官員是來自政黨的呢?我們民建聯雖號稱香港最大的政黨,也僅僅出了一個副局長和兩個政治助理。數量還不要緊,更重要的是,政黨人士一旦進入政府,就要與自己的政黨拉開距離,這在全世界都很少見。政黨人士加入政府之後,會被強烈要求成為公務員的一部份,不能再有任何政治傾斜,要“政治中立”,而且政治理念要跟隨時任特首,不能堅持自己加入政黨時的政治綱領。新當選的梁振英,與民建聯的理念相近,但是民建聯的理念與曾蔭權的政綱又有多少接近或一致之處呢?有是幸運的,沒有是應該的,大家有不同的理念沒什麼奇怪的。政黨人士要加入行政機關,就必須脫離自己以往認同的政治綱領,導致限制很大。這就是1997至2012年的政治現實。

  我期望,隨著2017、2020年雙普選到來,政黨發展的空間會擴大。2017年特首選舉,政黨的角色會變得非常重要,因為這個是面向全香港市民的普選,必須有一個龐大的政黨機器,並依靠“莊腳”和電子傳媒,才能在社會每一個角落做宣傳。未來政黨參與政治的空間必然會增加,我指的是議席數目及邁向執政的角色。當政黨發展空間大了,必然會有更多人才加入政黨。現在很多優秀人才不願意加入政黨,因為要很辛苦地做區議員,爭取立法會議席更不容易,又不能有更高的發展機會,這是現在缺乏政治人才所面臨的困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