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論壇:香港政黨政治發展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2-05-11 00:11:40


劉廼強強調,香港的政制設計是地方的政制設計,而非全國的政制設計。(中評社記者攝)
 
  劉廼強:本來做主持人應該少說一點,但是今天我也發表一些意見。首先我看大家討論的時候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香港的政制設計是地方的政制設計,而非全國的政制設計,我們參考全國政制的議會制、總統制之餘,所想的是另一種東西,怎樣設計一個有民主性質的、跟內地不同的、能夠享受高度自治的地方政治制度。不在全國運作的地方政黨,世界罕見。所以這是一個全新的命題,“一國兩制”真是史無前例的。

  這樣的制度怎樣設計呢?香港人常常緬懷殖民地時代,講來講去就是麥里浩時代,當時他確實管理得不錯,做了很多得民心的事情,那時行政會議和立法會議都由麥里浩委任,當然立法會也可以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有一些制衡,但微不足道。在鄧小平看來,這就是行政主導,他希望香港以後也能夠這樣。另外,鄧小平也有一些底線。他反對政黨,反對三權分立互相制衡。因為在他看來,各方拉拉扯扯怎麼行政主導?正如剛才胡教授所說,香港的政治制度貌似三權分立,但其實閹割了立法會很多權力,行政部門的權力相對大很多。由於歷史的局限,限於當時的見識,於是設計了現在的這個制度。而這個制度確實存在與現實不符的問題。

  行政主導,在中央看來是很簡單的概念:中央認准一個人,他代表特區,向中央負責,這個人就是行政長官。但現實的問題是,特首要在香港選出來,他既要討好香港市民,又要由中央任命,好像一個媳婦有兩個婆婆,但是如果這兩個婆婆之間不太和諧,媳婦就左右做人難。這就是特首行政主導出現的問題。特首要推行政策時,在立法會沒有足夠的票支持他,親中陣營不夠票,反對的聲音不絕於耳。這些才是政黨政治的根源問題,其他都是表象。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我覺得這是根深蒂固的問題,一下子解決不了,反中的群眾很難一下子變成親中。

  剛剛過去的特首選舉反應出兩個很突出的現象,值得重視:第一,梁振英被人“抹紅”,紅得好像關公,但是市民和選委似乎並沒有很緊張,對於他是否共產黨員的問題,並不是很介意。可見在社會出現了其他矛盾突出的時候,政治分野反而減低了。這些社會問題例如官商勾結、社會不公、貧富懸殊、樓價高企等等,它的迫切性強過共產黨是否干預香港的問題。第二,這次選舉裡,梁振英採取類似普選的方式競選,直接面對群眾,建立了眾望所歸的魅力領袖的形象,“梁粉”(梁振英粉絲)的出現就是一個證明。此前,群眾的支持似乎是立法會的專利,議員們認為自己代表民眾,政府官員不能代表民意,議員監察政府。如果以後梁振英能夠做到政府也可以代表民意,新的政治規律就創造出來了。

  另外還有輿論的問題。目前的輿論對特區來說很不利,沒有幾份報紙、雜誌、電子媒體是親政府的。於是出現一個現象,黑的都能被說成白的。最明顯的例子是自駕遊,反對派反對自駕遊的理由是內地車湧港,會導致香港空氣污染、堵車嚴重。每天多200輛車,就會空氣污染、堵車嚴重嗎?騙誰呢?所以說,未來民心爭奪,輿論將會起到關鍵性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