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論壇:香港政黨政治發展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2-05-11 00:11:40


郭一鳴:政黨政治不是一個理論問題,是很現實的問題,政黨有沒有可能成為執政團體?(中評社記者攝)
 
  郭一鳴:日前參加一個傳媒人聚會,會上有人提到,梁振英即將上台,民主派已經發現新對手不容易對付。梁振英還沒上任,就喝停了“雙非”,不按常理出牌。過去民主派一直用“反對”來爭取民意,但喝停“雙非”這件事民主派無法反對,因為得到了市民喝彩。又例如梁振英政綱提出多建公屋、居住,民主派也是無法反對。梁振英這兩招都深得民心,民主派以往凡是政府政策都反對這一招,日後未必有效了。這就是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新起點。
 
  政黨政治的問題其實不是一個新問題。2006年立法會提出這個議案,當時的內地及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做出書面回應,表明政府如何看待政黨政治,當時提出三點立場:第一,不會改變行政長官不從屬於政黨的立場,第二,不會扼殺獨立人士參政參選的空間,第三,不會為政黨法立法。所以政黨政治不是一個新問題,不過我們今天再討論這個問題,有一個新的背景,那就是梁振英即將就任,2017普選即將到來,在這個背景下怎麼看政黨政治的發展。
 
  港英時代香港沒有政黨,回歸前只有政團,沒有提出一套政策,之後有了民主黨、民建聯、自由黨等多個政黨,香港的政黨有個共同特色,不以政策為分野,而以政治立場為分野,支持北京的叫親建制,反對北京叫民主派,這跟外國不一樣。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英國的工黨和保守黨,只有政策分野,而沒有政治立場的分野。這是香港政黨政治不成熟的地方,我們的政黨更多像政治壓力團體,而不像建設性的政黨,民主黨何俊仁參選特首,也沒有一套完整的施政政策。
 
  造成以上現狀的原因很多。大家已經說了不少,我只補充兩點。一是殖民地歷史造成的,當時不鼓勵政黨政治發展,所以也沒有培養出政治人才。二是香港回歸後繼續實行行政主導,立法會各政黨要麼當反對派要麼當保皇黨,但沒有機會做執政黨。行政與立法關係緊張,行政主導名存實亡,曾蔭權剛上台時提出強政勵治的口號,想重振行政主導,結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梁振英上台也面臨同樣的局面。
 
  政黨政治不是一個理論問題,是很現實的問題,政黨有沒有可能成為執政團體?如果永遠不能執政,政黨就變成壓力團體,只會破壞和反對,特首在立法會面對激進的抗議,沒有執政黨保駕護航,很難落實強政勵治。如果政黨能夠有機會執政,問政會更理性。即使第一大黨民建聯也不可能一黨獨大,必然要組成一個聯合政府的內閣。
 
  特首和立法會分別選出,權力來源不同,如何處理好行政立法關係呢?梁振英與前任董建華和曾蔭權有很大的不同,他很多的政策向基層、草根傾斜,施政獲更多的民意支持,這致使民主派與政府互動的角色和策略需要調整,不能只是反對。梁振英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動討論政黨政治的一些問題,阻力會比以前小,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