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冷戰以後,半島力量的失衡,包括美國跟它的敵對關係,南北無法實現正常化,這些都加深了它的孤立感。這是一個長期的矛盾積累過程。另一方面,就是它現在的核力量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了。當它發展到這一步的時候,想法會改變。以前可能保政權,自保的可能性更大。2003年開始六方會談達成一致,擱置鈾項目,把鈈項目凍結住,先解決一個。所以其實六方會談很大的一個成果,就是把寧邊的鈈反應堆給它去功能化。朝鮮在設計上,基本上就是兩手準備,我拿核計劃去給美交換,如果真的能緩和關係,慢慢的我們走向關係正常化,那我可以考慮下一步;如果不行,我還有作為自保的武器項目。現在看,它在策略的設計上還是比較成功,就是只從朝鮮這個角度來講。
但我們知道朝鮮所要的,或者說戰略上的考慮,是美國沒有辦法滿足的。朝鮮在戰略上判斷有失誤就在這裡,它把自己地緣戰略的價值,考慮的有點兒大。其次就是它不明白美國亞太戰略的基石是聯盟戰略,如果讓美國改變這一點的話,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一旦跟它關係實現正常化了,聯盟戰略,共同的目標是誰呢?沒有目標了,美日和美韓聯盟怎麼強化?現在美所有的反導、演習,聯盟的共同對象,都是衝著朝鮮去,有一個共同目標。其實軍事聯盟,不就是有共同的敵人嗎?要是這個敵人消失了,從戰略上看,這個聯盟戰略存在價值就值得商榷了。這是一個基石,你不能動搖它。包括美國的“再平衡”戰略,它反復強調還是其亞太的戰略基石是其聯盟。朝鮮想用這種策略上的成功,換取美國改變戰略,這很難實現。所以我們一再鼓勵朝鮮,要用經濟上的發展,把自己慢慢的從非正常國家的狀態,變成正常國家的狀態。你不要通過極端手段。但是話說回來,如果站在一個弱小國家角度考慮,朝鮮走的這條路對於保國家生存而言是最一勞永逸。
過去大家都還有台階下,所以一輪一輪的這麼多年下來總體上都可以走向緩和;但是這次我們感覺台階不足:誰來提供這個台階?怎麼提供台階?美國的官方表態還是說堅持六方會談,但很多美國學者甚至官員覺得回到六方會談的基礎已經沒了,也搞不起來,即便弄一次,肯定又是談崩了。現在比較難的是在這個地方,朝鮮好像這一次對威脅的判斷也比我們想象的大,如果朝鮮真的這樣判斷,那這次危機有可能失控的危險性就相當強了。等於說核問題被放大了,這讓大家都多多少少有點擔心。
郭震遠:言簡意賅。下面咱們接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