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李嘉誠大騰挪背後:內地投資回報率大幅下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9 16:51:02  


 
  在李嘉誠“棄亞入歐”的傳聞中,2013年3月和黃旗下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髮生的工潮,往往被視為一個關鍵性事件。不過,如果將社會因素視為李嘉誠資產大騰挪背後的主要原因,似乎也偏頗。因為,一直以來,李嘉誠都極度擅長靈活處置和重組集團業務。而過去的20年間,在多元化的思路下,長和系也一直在剝離盈利黯淡的業務,並吸納富於前景的產業,而歐洲,一直是其布局的重點。

  一位投資界人士對記者表示,長和系近期的加速轉移,可能是出於兩個考慮:一是,亞洲和歐洲的資產價格存在套利空間,並且,中國內地的投資回報率較10年前已大幅下滑;二是,考慮到經濟活躍度與穩定度,投資海外資產,或許讓李超人更有安全感。

  長和系“大撤退”

  作為亞洲最富有的人,李嘉誠的投資遍布多個民生領域,包括地產、電力、零售、電訊、港口等。他的一舉一動,都是投資的風向標。最新的市場傳聞是,未來12至18個月內,李嘉誠有意分拆和黃旗下的屈臣氏,讓其在香港主板上市。

  作為和黃投資組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屈臣氏在和黃的整個資產淨值中占比高達30%,去年在和黃整個盈利貢獻中的占比達17%,是和黃系內收入占比最高、盈利占比第三的板塊。就屈臣氏去年的盈利表現看,如果它的市盈率達30倍,其市值可達2500億至3120億港元。相比之下,和黃當前的市值也僅是3960億港元。

  眾所周知,“長和系”是李嘉誠旗下上市公司所構建的企業集團的總稱,集團核心為兩大上市旗艦——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具體說來,“長江系”分別包括長江實業(0001.HK)、長江基建集團(1038.HK)與長江生命科技(0775.HK);“和記系”則包括和記黃埔(0013.HK)、和記電訊(0215.HK)、和記港陸(0715.HK)和電能實業(0006.HK)。此外,長和系參股的港股公司還有TOM集團(2383.HK)。眼下,長和系上市公司的市值已逼近1萬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