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李嘉誠大騰挪背後:內地投資回報率大幅下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9 16:51:02  


 
  20年1500億入歐

  相比於內地與香港經濟的疲軟,漸漸復甦的歐洲,則正處於“遍地便宜貨”的階段——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經濟數據沒有繼續惡化的跡象。在很多人眼裡,此時購買各類擁有兩位數穩定回報的公用事業資產,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於是2013年以來,李嘉誠開始加速歐洲投資的力度。長和系先後通過旗下公司收購了愛爾蘭O2電訊業務,以及荷蘭最大的廢物轉化能源公司AVR。此外,新西蘭第二大廢物管理公司Enviro Waste,也被長和系收入囊中。僅今年上半年,李嘉誠就完成了總計249億港元的四宗海外收購。

  在眾多收購目標中,英國的資產格外受到李嘉誠的青睞。早在2010年,李嘉誠旗下集團以91億美元,從法國電力集團手中購得英國電力網絡業務EDF Energy的電網資產。一年後,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钜,又以24億英鎊買下了英國最大的自來水供應及污水處理公司之一Northum brian水務。2012年,李澤钜繼續斥資6.45億英鎊,收購了英國天然氣公司威爾士和西部公用公司。

  通過一系列收購,李嘉誠父子已經成為英國基礎設施資產的最大所有人之一,控制著英國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近30%的天然氣供應市場,以及近7%的供水市場。難怪英國媒體驚呼,李嘉誠父子“幾乎買下整個英國”。

  對此,李嘉誠曾談及對英國“情有獨鐘”的原因。他指出,雖然英國加入了歐盟,但英鎊並未加入歐元區,因此貨幣的匯率比較穩定。

  在整個歐洲市場,長和系近幾年投入的收購資金,已高達1500億港元,購買的資產包括基建、電訊、能源等。和黃財報顯示,2007年,歐洲業務只貢獻了和記黃埔11%的稅前利潤,但到2012年,歐洲業務已經猛增到34%,其中,英國境內的業務占比高達23%。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