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李嘉誠大騰挪背後:內地投資回報率大幅下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9 16:51:02  


 
  不過,這些上市公司近來正頻頻面臨業務分拆或出售潮。今年7月21日,和黃發布公告確認,正對旗下的百家超市進行策略性評估,以期為股東帶來最大利益。

  百佳超市是屈臣氏的全資子公司,在香港、澳門和華南地區擁有店鋪總數345間,2012年實現收益總額217億港元。外媒報道稱,百佳超市在香港占據了近40%的市場份額,報價約40億美元,而有意收購它的買家包括華潤、黑石、德州太平洋、日本永旺超市等。

  1個月後的8月24日,長江實業計劃出售其在上海開發的首個寫字樓項目“東方匯經中心”的消息,又在市場傳播開來,該項目的報價在60億元人民幣。到了8月29日,上海寫字樓項目的傳聞還未退熱,長和系突然又宣布拋售其在廣州的綜合購物商場“西城都薈廣場”,作價約30億港元。10月9日,長江實業再度將其在香港的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給置富產業信托。

  與出售物業相應的是,李嘉誠放緩了在中國內地的房地產投資。據悉,2012年全年,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僅聯手在上海拿下了一塊總體量14萬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今年前8個月內,也僅拿下南京的一幅地塊。

  除了對地產的看淡,香港的公用事業,同樣不被長和系看好。今年9月27日,長和系下屬的電能實業也宣布,將以股份合訂單位的形式分拆旗下港燈業務,集資40億至50億美元。

  一位長期跟蹤長和系的人士表示,從產業上看,長和系選擇“拆分上市”的產業,大都是發展前景趨黯淡者,這些運作成熟、增長平緩,尤其擁有高現金流可以用來派息的業務,是最佳的上市融資工具。此外,業務拆分上市相較於出售較為柔和,長和系“出售”的業務,未來的盈利空間比“拆分”的業務,更加狹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