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徵集重點珍貴文物的目的是補充國家收藏的缺陷、保持國家文化歷史的完整性,引導文物有序收藏、有序回流。說到文物回流是個極為複雜的問題,有很多歷史的、民族感情的問題參雜其中,所以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過去我國文物大量流失,很大一部分主客觀上都帶有掠奪性質,這些文物國際公約有說法,但也不完全,我們希望分清類別,有的需要追索回流、有的鼓勵返還,有的則需要商業或其他途徑解決。但有個問題也需要指出,就是大量的文物流散世界各地客觀上起到了傳播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文化交流、教化世人的作用,因此,從這個層面說,流散文物的回流應該是有序的,不能一概而論的談回流,允許一部分中國文物存放在外有一定的好處。
《中國藝術品價值發現研究》正在進行
第二,目前恰好我正在參與組織一個課題,我認為該課題對在座的各位如何理解收藏品的價值和價格問題,特別是藝術品如何進入金融環節,會有很多好處。這個課題是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交給我們的《中國藝術品價值發現研究》,這個課題做好了,可能會對中國藝術品的投資收藏以及藝術品的相關金融產品產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目前藝術品在市場當中始終解決不了抵押、質押等問題,導致一些基金、金融資本無法進入藝術品領域,實際上制約了藝術品市場、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使中國的藝術品畫廊、投資者無法與西方人抗衡,受人制約。根本原因是它未按資產的概念進行有效評價和估值。在進行這個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明年可能會先出台《中國書畫評估準則》,屆時,可試點性先期解決中國書畫價值和價格評估問題。
收藏是傳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載體
第三,我想談談我對收藏的理解。我非常贊同剛才幾位先生對於收藏的看法,實際上對於任何民族來說,沒有收藏就沒有民族文化的傳承。秦始皇在焚書坑儒以後,大量的文獻被燒毀,後來在孔子後人的家中發現了一批經書,還有後人也貢獻出了一批經書,解決了前期歷史文獻的斷代問題,這才有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延續。到了宋代,如果沒有宋代的一批收藏家,以至後來的乾嘉學派等幾代人對金石學的研究,就沒有中國古文化的今天;沒有我們現在對古代文獻和對古文字的瞭解,也沒有近代“小學”研究;如果沒有晚清王懿榮等人通過對大量收藏知識的掌握和研究,發現了甲骨片,也就沒有後人的甲骨文研究。所以我認為,收藏是傳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不管它是出於什麼目的,最終的結果都是傳承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