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海軍副司令員:還北洋海軍將領公正評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7 15:32:49


 
  事實之二:消極防禦戰略貫穿北洋艦隊作戰的全過程,“保船制敵”、“以戰為守”方針束縛著北洋艦隊,但北洋艦隊將領只是這一消極作戰方針的執行者,而非決策者。僅舉一例:豐島海戰前,丁汝昌對日本艦隊來襲就預有判斷,制定了親率北洋艦隊主力8艘戰艦護航的計劃,這個計劃開始也得到李鴻章的認同,並授權“相機酌辦”,丁汝昌據此提出了“大隊到彼,倭必開仗”、“倘倭船來勢凶猛,即行痛擊”的應對之策,但卻被李鴻章訓斥後取消了大隊護航計劃。結果豐島海戰中清艦在明顯劣勢下慘敗。連派出多少兵力都說了不算的艦隊將領,如何承擔指揮不當的主要責任?

  事實之三:甲午戰爭並非只是海戰,陸上作戰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陸海相輔相成,陸岸是北洋海軍的依托。陸上作戰,儘管廣大清軍官兵也有英勇作戰之舉,但總體上是敗得快、敗得慘。遼東戰場,日軍順利占領遼東半島,使北洋艦隊失去了最重要的基地旅順;山東戰場,日軍榮城灣登陸如入無人之境,威海港南岸各炮台一日之內全部失守,北岸炮台和衛城守軍不戰而棄守,北洋艦隊腹背受敵,成為孤軍,苦苦等待的陸上援軍始終未見。甲午戰爭海戰的失敗固然影響重大,陸戰的失敗又何嘗不是如此,陸戰慘敗的責任又該誰來負呢?

  事實之四:劉公島被包圍後,清廷內外臣工、將領意見紛紜,有的主張艦隊出擊;有的主張退往煙台;有的主張水路相依,協同作戰;有的主張固守威海,陸上增援;最後是哪一種決心也沒定下來。結果是,港口被日聯合艦隊絕對優勢兵力死死封住,艦隊出擊“出不去”;陸岸被日軍全部占領,協同相依“依不上”;陸上增援清軍無影無蹤,堅持固守“守不住”,最終艦隊只能走向覆滅。

  此類事實還能列舉不少,對於一場失敗戰爭,找出其失敗的原因教訓固然重要,分清失敗原因教訓的主次則更為重要,否則不足以真正吸取教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