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海軍副司令員:還北洋海軍將領公正評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7 15:32:49


 
  在此階段,中日兩國並未開戰,林泰曾正確判斷形勢,並提出了備戰的積極建議,根本不存在“畏日遁逃”的問題。在當時的裝備條件下,一個編隊在海上連續執行8天任務後返回“整備”很正常,否則就難有再次出動的能力。指責林泰曾“畏日遁逃”,不過是李鴻章推卸責任的借口。

  其次,目前所能見到的對林泰曾生前各方面評價都比較高,從未有“膽小”之說。他自投身海軍後,幾乎參與並指揮了北洋海軍執行的所有任務,一貫表現積極。甲午開戰後,林泰曾堅決主張採取攻勢戰略,要求“舉全艦遏制仁川港”,與日本聯合艦隊“一決勝負於海上”。他為人“性沉毅”,而“待下仁恕,故臨事恒得人之死力”,在黃海海戰中率領“鎮遠”艦始終衝在前面,並連續擊傷日艦。在這一系列表現中,看不到任何“膽小”的影子。

  將林泰曾自殺視為“膽小卸責”是偏頗的。林泰曾早就立下了“艦亡與亡”的決心,而且在當時清廷“重艦輕人”的巨大壓力下,立此決心的北洋海軍將領不在少數。姑且不論這種做法是否妥當,對北洋海軍將領來說,這實在是一種值得敬佩的英勇表現,需要有極大的勇氣。林泰曾是北洋海軍高級將領中的傑出代表。

  鄧世昌絕非“虛假典型”

  “致遠”艦管帶鄧世昌是北洋海軍將領中著名的民族英雄。但就是對這樣一位將領,時下也有少數人提出質疑,認為鄧世昌是後人搞“虛假宣傳”的產物。其主要質疑有四:

  一是對鄧世昌治軍嚴格提出質疑。有文章認為鄧世昌對下屬十分苛刻、嚴酷;還有人說鄧世昌在北洋艦隊中是事故率最高的一位管帶,不配做“民族英雄”。

  應該承認,鄧世昌不是完人,他有缺點。在封建舊軍隊中打罵士兵是普遍現象,艦隊即將開戰之際,面對存在的紀律鬆弛、鬥志渙散等問題,採取非常手段整肅軍紀實屬正常,我們不能用今天的標準去苛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