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決戰極端貧困:中國的共享發展之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7 16:24:29


 
  第三,推動社會力量參與,改善貧困農村生計。這一領域最成功的國際組織是樂施會。它以“助人自助,對抗貧窮”為目標,跨越種族、性別、宗教和政治界限,與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及貧窮人群合作,一起努力解決貧窮問題,並致力於讓貧窮人群得到尊重和關懷。以其在北川災區的道路修復項目為例,樂施會組織社會募捐20餘萬元,村民自籌資金3萬元,採用村民自治管理和樂施會監管相結合的方式,不但按時完成了道路修復目標,而且提高了村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每一個相關群體都在該項目中得到了成長,成為精神與物質雙扶貧的典範。

  世界各國的反貧困經驗。貧困問題不僅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同時也是世界各國政府施政的焦點。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將解決貧困問題、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作為工作的重心。其中一些國家成功剪除貧困頑疾的方式具有極大的積極意義。

  泰國山區反貧困:經濟與精神雙扶貧。黎敦山區(Doi Tung)位於泰國北部清萊府北部,海拔900到1300米,生活著阿卡族、撣族等泰國少數民族,毗鄰著名的“金三角”,曾經是泰國最荒涼的地區,交通閉塞、農業落後甚至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毒品泛濫、人民生活處於赤貧狀態。1988年,泰國開始“黎敦山30年開發計劃”,通過掃除毒品、推廣經濟作物種植、普及教育、改善基礎設施、發展旅遊業等組合措施,根除赤貧,推動當地經濟開發。現今的黎敦山經濟蓬勃發展,游人絡繹不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被譽為“泰國小瑞士”,黎敦山區開發作為山地反貧的成功典範,其經驗由聯合國向世界推廣。

  經驗一:依靠市場,借助外力,打破貧困惡性循環。首先是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種植,推廣現代農業。為了改變黎敦山區落後面貌,泰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但是並沒有採取粗放的“輸血式”資金發放方法,而是引入市場機制,力圖恢復當地的造血機能,增強經濟內生性。泰國政府根據當地環境特點,在當地推廣堅果等經濟作物,政府出租種子給農戶,並提供農藥等物資和技術,待作物成熟,由政府按市價回收,農戶只需付出小部分租金,收入大部分盡歸其所有。其次是延長產業鏈,增強經濟增長的長期性。在政府的支持下,圍繞堅果等經濟作物,發展食品加工產業;圍繞花卉種植等產業,發展旅遊觀光等衍生產業,力爭實現當地經濟的產業化和科技化,提高扶貧開發的效益性。

  經驗二:重視精神脫貧,培養自我發展能力。政府明確扶貧的最終目的是以經濟發展為手段在當地建立現代、文明、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新型社會架構。因此,格外重視知識傳播,一方面通過職業培訓、普及教育等方式提高當地勞動力素質,增強競爭力,另一方面培養自尊、自愛、自強的價值觀;並採取措施幫助“癮君子”戒除毒癮,增進山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通過不懈的努力,當地落後的精神面貌徹底改變,山民以前所未有的積極性和行動能力參與政府扶貧計劃,並逐步開始自主謀生,精神脫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