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竹代塑”,產業轉型升級適逢其時
http://www.CRNTT.com   2023-01-15 09:08:03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竹子在減少塑料污染、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和價值。我國是世界上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國家鼓勵積極發展竹材產業,竹子循環產業鏈已形成10個領域近萬種產品。然而,“以竹代塑”在實踐中仍存在相關瓶頸,其巨大潛力尚未被完全激發。
  
  竹製品創新科技有待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益可挖潛空間大。目前,僅有2.5%左右的竹種、竹林資源得到有效開發,50%左右的竹林低產低效,95%以上的叢生竹處於粗放經營狀態。現有竹製品高效開發規模化加工技術受到限制,人工加工技術無法實現標準化與規模化,科技支撐能力和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增強。
  
  竹製品生產企業規模與品牌有待提升,消費市場亟待拓展。當前竹製品加工生產企業布局散、規模較小、品質不統一,企業技術創新支撐不足、應用轉化較慢、集約化水平不高,產業集聚優勢不夠明顯。市面上竹製品質量良莠不齊,功能價值得不到廣泛開發。同時,竹製品產業化程度不高,竹製品消費市場亟待進一步拓展。
  
  “以竹代塑”是我國實現竹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下一步,要不斷提高竹產業創新技術研發推廣,發揮產業龍頭帶動作用,降低竹製品生產成本,不斷拓展消費市場。
  
  一是加強政策扶持,開展竹產業科技創新工程。在“雙碳”戰略目標引領下,做好“以竹代塑”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強政策傾斜與金融支持力度,鼓勵科研技術下沉生產一線,著力培養一批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與豐富實操經驗的“制竹人”,夯實竹產業科技基礎。打造“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的竹產業科技創新平台體系,實現竹產業科技、資金、應用、市場等有效銜接,以品牌建設提高竹產業商品質量與整體效能。
  
  二是集合優勢資源,推動竹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竹產品產業鏈建設,加強竹產業基礎設施及能力建設,因地制宜發揮產業集聚優勢,打破當前“散、小、雜”的發展困境,擇優擇強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打響“中國竹制”品牌。開發竹纏繞復合材料產品、竹家居產品等“以竹代塑”創新材料產品,在多領域開發塑料替代品,通過制定完善現代竹產業發展標準化體系,引領竹產業向高端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創新竹產業經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三是引領綠色消費理念,拓寬竹產業市場需求。倡導推廣“以竹代塑”,政府對推動竹產品消費進行頂層設計,將“以竹代塑”產品納入政府綠色採購目錄,積極布局竹產業碳補貼政策,加強竹文化、竹工藝的宣傳,助推健康消費理念轉型,形成綠色消費新風尚。打造竹產業現代流通和服務體系,提高竹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推動“以竹代塑”市場推廣和消費普及。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施生旭 阮曉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