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12.93%,這是2022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較2015年提高了1倍多;
突破10億,這是2012年我國現代科技館體系啟動建設以來,服務線下公眾的總人次。
數字的上揚,折射出我國科普能力的提升。
月壤來到北京首鋼園、科普大篷車開到校門口……9月17日至23日,2023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各地開展,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進一步拉近了公眾與科學的距離。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科普工作,正不斷厚植科學土壤、築牢創新根基。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科普處處有為、大有作為
王楠結緣航天,始於一堂太空授課。2013年6月20日,航天員王亞平在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的配合下,在天宮一號演示失重環境下的獨特物理現象。王楠是當時全國6000多萬中小學生觀眾中的一員。
“我永遠忘不了那堂課上的情景。”被太空探索的樂趣吸引,王楠高考時報考了航天相關專業,畢業後更是成了王亞平的同事。
球形火焰實驗、奇妙“乒乓球”實驗、動量守恒實驗以及又見陀螺實驗……近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天宮課堂”每次開講,都會燃起孩子們對太空和科學研究的熱情和向往。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引導孩子接觸科學,科學的種子就會悄然播下、生根發芽。
將前沿進展娓娓道來的《科學公開課》,揭開專業知識面紗的“科學與中國”巡講……近年來,緣於科普,無數青少年走近科學、瞭解科學,進而熱愛科學、投身科學,科技創新的人才基礎更加堅實。
科普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手段。公民科學素質越高,支持創新的氛圍越濃厚。在北京中關村,每年新設立的科技型企業連續多年超過2萬家,以“中關村硬科普平台”為代表的科普設施、科普活動深入開展,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在這裡同頻共振、協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