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相平:島內對“九二共識”的爭議及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1:09:24


 
  一、初次交鋒:“九二共識”在“藍”“綠”纏鬥中取得初步勝利

  在1992年末至2000年4月間,兩岸關係的發展雖然時晴時雨,波折起伏,雖然兩岸“兩會”1992年達成的共識這個政治基礎沒有被推翻,兩岸關係發展的大格局並沒有改變。“九二共識”面臨的首次“大考”在於台灣首次“政黨輪替”之後。

  2000年5月陳水扁上台後,每次談兩岸問題必稱“善意”、“和平”,但是在“善意口水泛濫”之後,陳水扁的兩岸政策不但沒有絲毫寸進,反而在出爾反爾、反覆多變中不斷倒退。陳水扁刻意回避、模糊“一個中國”原則,不肯回到“九二共識”。他一會兒說“一個中國不是前提,一個中國是議題”,一會兒說“一個中國是未來的”;對於“九二共識”,陳水扁先是矢口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詭稱兩岸“兩會”1992年沒有共識,聲稱“如果說要有‘共識’,那是沒有共識的‘共識’,所謂‘AGREE TO DISAGREE’”。 然後宣稱要“本諸九二年的精神,共同來建立兩岸的良性互動”。而所謂“九二年的精神”,是指“對話、交流及擱置爭議”。 陳水扁企圖用“九二過程或精神”、“九二香港會談”等名詞取代“九二共識”,以達到否定“一個中國”原則的目的。
平心而論,陳水扁也曾有承認“九二共識”的念頭。2000年6月27日,陳水扁會見美國亞洲基金會人士時,首度對國民黨執政時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會談共識表達“蕭規曹隨”的立場。 不過,陳水扁的說法,28日晚即遭到時任台“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的否決,其中過程,令人匪夷所思。

  此後,陳水扁在多個場合再三聲稱:根本沒有“九二共識”。他不能接受所謂“九二共識”,“接受‘九二共識’就是亡國”。在陳水扁的唆使下,其下屬官員在不同階段、在不同場合否認“九二共識”。比如,時任台“陸委會”副主委的陳明通多次否認有“九二共識”,宣稱“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所謂‘九二共識’”。 

  面對陳水扁等人否認“九二共識”的言行,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組成的“泛藍”陣營予以了堅決的反擊,有力地堅持和維護了“九二共識”。其中,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是最積極者。2000年10月18日,連戰安排前“陸委會副主委”高孔廉在國民黨中常會詳述1992年兩會協商和文件往來,證實確有“九二年共識”存在。隨後,連戰發表講話,批評陳水扁所謂的“九二精神”,呼籲執政者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的良性協商對話。 

  據大陸學者不完全統計,僅僅在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的一年間,連戰呼籲陳水扁當局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良性協商對話的講話達13次之多。 僅僅在2001年1月,連戰就先後多次發表相關講話,如在中國國民黨舉辦元旦慶祝大會上,連戰提出“希望兩岸都能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對話協商,共同把21世紀創造建設為屬於全體中國人自由、民主、繁榮、進步的世紀”。1月14日,連戰又表示,國民黨的新世紀兩岸願景是“內去統獨、外造和解、兩岸共榮、迎向世界”,強調“分裂的房子不能久立”,兩岸關係的發展須自感性上“同情的理解”和理性上的“重回九二共識”入手。 

  在連戰的帶動下,中國國民黨人如蕭萬長、辜振甫、吳伯雄、馬英九、蘇起、高孔廉、張榮恭、鄭安國等紛紛響應,積極維護“九二共識”。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披露,1998年,時任台“行政院長”的蕭萬長,就曾歸納出1992年兩岸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簡稱就是“九二共識”。 2001年5月11日,蕭萬長在與錢其琛副總理會見時表示,“九二共識”是海基會與海協達成的共識,雙方誠實遵守“兩會”簽署的協議至為重要,兩岸談判在哪裡中斷,就應從哪裡接續。 2001年3月1日,台“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記者會上表示,“兩岸要打破僵局,必須回歸海基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1992年香港會談中所達成的共識”。 3月4日,辜振甫表示,他所認知的“九二共識”即“一個中國,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示”。

  2000年後,針對陳水扁及台獨分子對“九二共識”的質疑和否定,馬英九多次明確指出,九二共識的確存在,不是哪個人憑空捏造的。他還以當事人的身份對“九二共識”形成的過程和事實予以證實,因為他當時是“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全程是他督導的業務”,“身為參與締造者之一,當然可以證實。” 他說,“民進黨可以不贊成九二共識的內容,但不能否認歷史上有九二共識存在”。 
2001年11月6日,“陸委會”前任主委蘇起、副主委高孔廉及鄭安國召開記者會強調,“一九九二年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確實曾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過共識,承認或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存在,是政治問題而非法律或學術問題。推翻‘九二共識’就等於推翻兩岸和解的基礎”。

  親民黨和新黨也積極加入到維護和倡導“九二共識”的行列。2000年11月27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強調,兩岸關係應回到“九二共識”的“一中”架構,和平解決問題。2001年2月15日,宋楚瑜會見來訪的美國前助理國務卿斯坦利•羅斯等人時強調,若不能回歸“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難有進展。 3月19日,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發表“現階段大陸政策主張”,呼籲台灣當局回歸兩岸兩會九二年關於“一個中國”的共識。 2001年11月7日,宋楚瑜再次呼籲陳水扁當局“依循‘九二共識’,重啟兩岸協商機制!” 

  在2001年召開的台灣“經發會”上,“九二共識”成為“藍”“綠”交鋒的焦點。8月19日,新黨籍“立法委員”賴士葆表示,“新黨出席‘經發會’的代表將在會議中正式提出回歸‘九二共識’,把‘九二共識’納入‘經發會共識’中”。 8月26日,在台“經發會”“兩岸議題”會場,“九二共識”成為多數發言諮委的關切焦點。多位“在野黨”諮委要求回歸九二年共識。新黨籍的費鴻泰正式提案要求將“回歸九二共識及一中各表做為兩岸協商基礎”列入共識文字。國民黨籍的“立法院”副院長饒穎奇“以表達立場方式,要求回歸九二年共識”。 雖然,這些泛藍人士的努力,被陳水扁當局以技術手段成功阻撓,但由此可見,“九二共識”在台灣已經成為了“泛藍”政黨的普遍共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