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相平:島內對“九二共識”的爭議及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1:09:24


 
  在2008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過程中,馬英九將這一套論述詳備且重點突出的大陸政策主張,與其他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政策主張糅合在一起,給競爭對手蘇貞昌、謝長廷以沉重的打擊,最後以221萬張選票的絕對優勢當選新一屆台灣地區領導人。

  而此時的民進黨,在陳水扁的綁架下,推動“廢統”和“入聯公投”等,在推動“法理台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對於“九二共識”,他們依然予以否認了事。2007年11月2日,針對台灣各界熱議“九二共識”的情況,時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的游盈隆說,“兩岸兩會於一九九二年並未達成任何形式的共識”,並表示,“將承認‘九二共識’作為兩岸複談的條件是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實質障礙”。 

  陳水扁及民進黨對“九二共識”的否認,此時,已經淹沒在支持“九二共識”的台灣民眾的歡呼聲中了。倡導和維護“九二共識”的國民黨重新奪取台灣地區的執政權,固然是泛藍政黨、台灣人民的勝利,也是“九二共識”的勝利,因為,“九二共識”已經在“大選”中通過了台灣民眾的檢驗!

  三、三次交鋒:“九二共識”成為“藍”“綠”勝負的關鍵因素

  2008年3月,馬英九、蕭萬長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獲勝,台灣實現“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重新“執政”。在新形勢下,“泛藍”政黨進一步堅定了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發展兩岸關係的立場。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重申: “我們今後將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盡早恢復協商”。 5月26日,海基會致函海協會,明確提出“期盼貴我兩會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盡早恢復制度化協商”。 5月29日,海協會複函海基會,表示“我會同意貴會來函意見,盡速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聯繫往來與協商談判”。 正是在相互致函重新確認“九二共識”之後,2008年6月12日,兩會才得以恢復中斷近10年的協商。截至2011年底,兩岸兩會通過七次協商,簽署了16項協議,另達成一項共識。兩岸“三通”完全實現,ECFA的簽訂為兩岸人民帶來了看得見的福祉,兩岸官方、民間交流往來前所未有的熱絡,兩岸關係處於60年來最好的時期,“九二共識”給兩岸帶來了相當多的“和平紅利”。但是,2008年5月,蔡英文接任民進黨主席以後,一直否認“九二共識”,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圍繞“九二共識”的鬥爭依然在島內持續發酵。

  1、蔡英文面對“九二共識”進退失據,矛盾百出

  2010年12月23日,馬英九在接受台《聯合晚報》專訪時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石”,“如果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未來不承認,兩岸關係將陷於不確定狀態。沒有這個東西,兩岸關係要和平發展,是很大的問號”, 要求蔡英文就“九二共識”問題明確表態。次日,民進黨發言人鄭文燦予以回應,聲稱“九二共識不符合歷史真相,是用後來說法扭曲歷史事實”,民進黨“從來就不承認有92共識的存在”。 12月27日,蔡英文親口表示,“沒有‘九二共識’存在,要她承認不存在的東西,很困難。” 

  2011年4月20日,在民進黨2012“總統”初選最後一場政見會上,蔡英文提出,“處理台灣與中國的問題,不能陷入歷史的框架裡,更不能被政治前提壓縮了處理的空間”,而“‘九二共識’就是歷史框架,就是政治前提。”她指稱,“‘九二共識’存在與否,以及它的內容是什麼,一直是社會所爭議的”,“這麼薄弱基礎的所謂‘共識’,如何能夠作為建構兩岸可長可久關係的依據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