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相平:島內對“九二共識”的爭議及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1:09:24


 
  四、回歸、堅持與排拒:“九二共識”面臨新的關口

  目前,台灣島內關於“九二共識”的鬥爭,已經進入第四階段。隨著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周期的迫近,這種鬥爭將日趨激烈,“九二共識”將再一次受到嚴格的考驗。

  1、國民黨不但應繼續堅持“九二共識”,而且應該回歸“九二共識”的本意

  2012年11月9日,馬英九在台灣海基會和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主辦的“九二共識”2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表示,他上任4年,在9個重要場合提到“九二共識”,“2次在就職演說、4次在國慶講話、2度在元旦談話、1次在國民黨十八全”,說明了兩岸對“九二共識”的重視。 事實的確如此。

  此後,馬英九及其團隊持續表示堅持“九二共識”,並對“九二共識”的內涵作了更為明晰的闡述。2013年4月29日,馬英九在“辜汪會談20周年”紀念茶會上表示,“有了九二共識,才有辜汪會談”,“九二共識”“白紙黑字的寫明,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一個中國的含意”,並明確宣示“不論在國內或國外,我們都不會去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 6月13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時,重申了馬英九的前述主張,並表示,“堅持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灣獨立是國共兩黨一致立場,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基礎。鞏固這一基礎,就可為兩岸人民謀福祉”。“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並用一個中國架構定位兩岸關係,而非國與國關係”。 這是國民黨首次提出“一個中國架構”的概念,對中共18大政治報告在對台政策中提出的“一個中國框架”主張和理念予以正面回應。吳伯雄的表態,得到了馬英九的肯定。

  7月20日,馬英九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他在回復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賀電中再次確認“1992年,海峽兩岸達成‘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並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希望貴我兩黨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擴大與深化兩岸的交流合作,以進一步發揚中華文化,復興中華民族,促進兩岸永續的和平與繁榮”。 11月11日,在國民黨第19屆中央評議委員會第1次會議上,馬英九明確表示,“希望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發展兩岸關係,兩岸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 12月25日,馬英九在接受《亞洲周刊》專訪時,“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我們一直遵守當初的協議,沒有改變”,因為“九二共識的內涵即是雙方以口頭方式表達一個中國的原則”。
這期間,馬英九團隊的其他人也多次表示堅持“九二共識”。如,台“海基會”新任董事長林中森多次表示“兩岸兩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締造了很好成果”。 新任“陸委會”主委夏立言也再三表示“堅定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這些講話,表明馬英九及其團隊不但繼續堅持“九二共識”,而且明確了其內涵,即“雙方以口頭方式表達一個中國的原則”。

  但綜觀馬英九團隊近來對“九二共識”內涵的理解和表述,也有些微妙的變化。一方面,他們在表述“九二共識”時特別強調“一中各表”,特別強調“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馬英九及其執政團隊的這些說法,不是強化兩岸或國共兩黨及兩會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而是強調兩岸對“一個中國內涵”表述的分歧,不但過於凸顯甚至擴大了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差異,實質是要大陸公開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事實,有主張“兩個中國”的政治傾向和嫌疑,有大陸學者明確指出,“這是非常危險的政治論述,可能使‘九二共識’發生異化”, 並不利於兩岸關係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馬英九團隊還再三強調“不統不獨不武”,這幾乎已經成為其新的意識形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