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相平:島內對“九二共識”的爭議及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1:09:24


 
  2)確定“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和基石,願意以此為基礎發展兩岸關係。
  
  在馬英九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並上任後不久的2008年5月26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應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邀請,率團來大陸參訪,他明確宣示希望兩岸在“九二共識”下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創造雙贏。 2009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全國人大11屆2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努力增強兩岸政治互信。對此,台“總統府”表示,“未來也將基於九二共識基礎,繼續推動兩岸關係”。 2010年1月1日,馬英九發表題為《改革奮鬥,台灣再起》的“元旦文告”,表示:“在兩岸關係上,英九一向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並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 12月23日,馬英九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石,如果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未來不承認,兩岸關係將陷於不確定狀態。沒有這個東西,兩岸關係要和平發展,是很大的問號。” 

  馬英九及其團隊也深切地了解到否認、否定“九二共識”的危害性。2011年5月4日,馬英九在接受日本《朝日新聞》專訪時,明確指出,“若不支持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將陷於停頓”。 8月28日,馬英九強調,“一旦推翻九二共識和‘不統、不獨、不武’原則,台灣將重回民進黨執政八年‘原地踏步’的情況,衝擊難以估計”。 2011年12月3日,在台“2012‘總統’大選電視辯論”第一場辯論會上,馬英九重申,“九二共識是擱置爭議、共創雙贏最好辦法,若不承認,兩岸關係會陷入不確定狀態。” 
台“陸委會”也多次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基礎。2010年9月10日,台“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發表專題演說時,再次強調在“九二共識”也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是兩岸協商的基礎。 2011年1月13日,海協會長陳雲林指出,如果沒有“反台獨”和“九二共識”這兩項前提,兩岸一切可能都要重新考慮。次日,台“陸委會”回應稱,“‘九二共識’是兩岸制度化協商得以建立並穩定運作的基礎,陸委會希望雙方應循序推動兩岸關係由和解、合作到和平,逐步累積互信”。 2012年1月4日,台“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年終記者會”上也明確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基礎,若將來九二共識不被延續,可能會造成兩岸不確定、不穩定的狀態。” 

  台“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也多次承認“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基礎。2010年12月28日,針對民進不承認“九二共識”的現象,江丙坤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雙方在1992年就有的共同了解,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來擱置爭議,這是兩岸“協商基礎”。 2011年1月17日,江丙坤在“海基會”年終記者會上強調“九二共識是恢復兩岸協商的重要依據。過去兩年半,兩岸6次會談、完成15項協議都在這個基礎之上。” 2011年8月23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發表《十年政綱》“兩岸政策”部分,依舊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對此,台“海基會”明確指出,這“不但會使兩岸現有協議執行碰到問題,也將使未來的協商成為不可能”。 

  3)承認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已經產生“和平紅利”

  2011年8月24日,馬英九在會見前美軍太平洋區司令布萊爾帶隊的“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亞安全學者專家訪問團時,明確表示,他上任以來兩岸關係出現明顯改善,“讓我們認識我們原來採取的政策,包括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以及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的和平發展,都證明是有效,而且是必要的一些政策”。 
2012年1月12日,針對有媒體對人民感受不到“兩岸紅利”的質疑,馬英九在國際記者會上反駁說,“這並非事實”,他指出“和平紅利基層都有感”。 
3、台灣工商界及普通民眾支持“九二共識”成為台灣“大選”的“勝負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