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相平:島內對“九二共識”的爭議及影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1:09:24


 
  2011年8月23日,蔡英文及民進黨依然認為“如果它(九二共識)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就沒有承認、不承認,接受、不接受的問題”。此外,蔡英文還宣稱,“92年的情況和今天的情況不同,兩岸往來的頻繁度跟牽涉事情的廣泛程度,已經不是92年可以相比的,而且所牽涉的政府職掌的公權力的思想越來越廣,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新的結構,而且是可長可久的結構,來處理繁雜的兩岸事務”。 這個新結構,蔡英文及民進黨稱之為“台灣共識”。

  2011年12月3日,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第一次電視辯論會上,蔡英文在答覆媒體提問時,依然煞有介事地聲稱“真的沒有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的存在,是歷史事實,不可否認。對此,蔡英文等人心知肚明。因此,她們準備了另外一套說辭。比如,“九二共識是國民黨和共產黨的一個共識” 、“‘九二共識’是虛擬共識,沒經過人民討論、民主程序,就像沒有申請執照的鐵皮屋,頂多只是臨時建築物” 等等。從上述矛盾百出的說辭中,我們可以發現,蔡英文明知“九二共識”確實存在,只不過,為了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處心積慮地想將其否定、撕毀而已。

  2、馬英九領導下的台灣當局承認、接受並踐行“九二共識”

  而在馬英九領導下的台灣當局也承認、接受並踐行“九二共識”,同時,與否定、否認“九二共識”的“台獨”言行做出有力的回擊。其主要表現如下:

  1)進一步確認“九二共識”存在,並將其內涵界定為“一中各表”。
2010年12月30日,針對台灣“朝野”爭論兩岸“九二共識”是否存在的問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台“立法院”表示,“雖然‘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不是在1992年就出現,但之後兩會歷經各種會
  
  議與書信往來,確認彼此都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基本原則,這是確實存在的兩岸共識。” 2011年12月29日,在海基會年終記者會上,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重申,“不管喜不喜歡‘九二共識’,事實是存在的。當年海基會提出口頭表述方式,海協會回函表示尊重並接受海基會的建議。不管稱為共識、諒解或默契,‘這就是存在的事實。’” 
在“九二共識”是否存在的問題上,馬英九多次給予了明確的、肯定的表態。2010年10月17日,馬英九再次接任國民黨主席。次日,他回應中共中央的賀電時表示:“九二共識就是雙方在1992年11月達成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雙方都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內涵,可以各自表達各自的看法”。 

  2011年8月28日,馬英九在台“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在回顧了“九二共識”形成的過程後,重申“九二共識”確實存在,明確表示:“19年前兩岸都明文表示,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則,‘九二共識’的內容,其實是蠻清楚的,‘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這是兩岸間共識。” 馬英九還認為,在台灣,“九二共識”有充分的法源基礎。2011年12月8日,馬英九強調,“九二共識是根據‘憲法’來的,是根據當時的‘總統’李登輝裁示來的,‘有充分的法源基礎,而且有實際的效果’”。 因此,“支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就是支持‘憲法’、支持‘中華民國’、支持‘憲法’對兩岸關係的定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