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彭維學:兩岸政治關係應該如何推進?

http://www.CRNTT.com   2013-10-08 00:38:41  


 
   壯大綜合實力、深化互利融合、提升綜合互信、增強民意儲備、落實平等協商

  加強理論創新,逐步解決政治難題  漸進推動兩岸政治關係

  兩岸政治關係是兩岸關係的核心,嚴重的政治分歧、薄弱的互信基礎必然嚴重影響兩岸關係全面穩定發展。大力推進兩岸政治互動,尤其是儘早開啟政治對話協商,解決政治難題,合情合理安排政治關係,是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提升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戰略要求。應理性看到,解決兩岸政治難題,推進兩岸政治關係,是一個長期、複雜、漸進的過程。應立足於“國家尚未統一”、兩岸政治關係尚處於初級階段、制約兩岸關係的戰略環境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的多重政治現實,把握“一中框架”底線、爭取民意主線、“維和促統”長線,積極有為,穩步推進。應辯證處理好推進兩岸政治關係過程中五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即:提升大陸軟硬實力是根本,推進兩岸交流融合是重要基礎,增強互信、爭取民意是重點,加強對台理論創新是關鍵,推動高層互動、平等對話協商是手段。

  (一)壯大綜合實力,逐漸削弱美、日因素對兩岸政治關係的阻力

  中美綜合實力博弈,將在相當程度上決定兩岸政治關係的進程。一旦中美實力對比發生有利於我的質變,就能從根本上扭轉制約兩岸政治關係的戰略環境。屆時,大陸影響兩岸關係、島內政局的實力顯著增強,處理兩岸政治關係、推動理論創新將更加自信。美國對台政經影響明顯下降,美國介入兩岸關係的成本大幅增加,介入兩岸關係的能量與意願下降。台灣民眾“親美媚日”心態將根本扭轉,對大陸向心力將明顯提升,對兩岸政治安排的要價趨於合理。民進黨兩岸政策將出現實質調整,民、共關係將出現重大突破,國、民、共三角關係將趨於穩定。

  (二)深化交流融合,增強綜合互信,累積推進兩岸政治關係的經濟、社會、文化、民意基礎

  從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看,單純兩岸經濟社會文化關係的確不足以解決兩岸政治難題,但沒有兩岸經濟社會關係的全面深入發展,就不可能有兩岸政治關係的全面、穩定、可持續性提升。兩岸雙方在較長一段時期內,仍應堅持一中框架、“九二共識”,擱置爭議,以發展兩岸經濟、提升民眾福祉為中心,著力加強兩岸對話協商、經濟整合、社會整合、文化整合、政黨交流、共同機構建構、輿論宣傳等七大基礎工程建設,不斷提升兩岸交流合作的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一體化水準,尤其是推升“大陸資金、機構、人員、資訊入島”品質,促進兩岸加強利益連結、加深同胞情感、縮小社會差異、增進社會互信、正視政治現實、培養價值認同,為未來兩岸政治對話創造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