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彭維學:兩岸政治關係應該如何推進?

http://www.CRNTT.com   2013-10-08 00:38:41  


 
  (七)兩岸軍事安全互信取得初步進展

  與李登輝、陳水扁時期兩岸劍拔弩張的局面相比,當前兩岸軍事安全互信取得初步進展,軍事對峙局面有所緩解。一是兩岸退役將領交流層級提高、密度加大、形式多樣、議題廣泛,在島內外產生積極影響。二是兩岸聯合人道救援和海陸空聯合搜救演練不斷提升層級,既穩步提升了台灣海峽海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又打開了兩岸准軍事合作新局面。⑦三是兩岸軍事演習和軍事宣傳用語有所克制。大陸“跨越——2009”軍事演習沒有將台灣對面的南京軍區包括在內,台灣兩年一度的“國防報告書”大幅減少煽動“大陸威脅”的文字。2013年5月28日,馬英九主持年度軍政兵推模擬東海、南海漁事糾紛、發生戰事的因應狀況,“暗示中共不再是台灣唯一假想敵與最急迫威脅”。

  兩岸政治關係的進展,對兩岸關係的改善和兩岸自身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一是降低了兩岸政治緊張,增進了兩岸政治互信和社會互信,深化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二是為大陸維護和延長戰略機遇期營造了較好的兩岸環境;三是為馬當局和國民黨創造兩岸政績、鞏固執政地位,為台灣發展經濟、擴大國際參與,創造了有利條件;四是遏制了“台獨”社會基礎擴張的勢頭,加大了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壓力。

  兩岸政治關係仍處於初級階段
  正常化、制度化、機制化水準較低

  (一)兩岸關係的敵對性質沒有根本改變

  5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重大突破,但上個世紀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依然存在,兩岸敵對狀態並未結束,兩岸在政治、軍事、涉外、意識形態等領域的柔性對抗仍較嚴重。兩岸沒有公開承認對方“憲政秩序”的合法性,涉外領域的柔性對抗仍較嚴重,對對方政治制度仍存不同程度的偏見。兩岸軍事部署仍有一定針對性,台軍以大陸為“唯一假想敵”的軍事戰略沒有改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