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彭維學:兩岸政治關係應該如何推進?

http://www.CRNTT.com   2013-10-08 00:38:41  


 
  (二)兩岸對雙方政治定位、台灣前途走向的立場分歧嚴重

  2008年5月以來,兩岸雙方承認“九二共識”,但對一中內涵和兩岸政治定位的分歧相當嚴重。大陸強調“一中框架”,在兩岸關係上“默認彼此為分立的政治實體”,但對外仍“堅持國際法的政府完整繼承”,短期內不可能承認“中華民國政府”。而馬當局刻意突出“一中內涵”差異,強調“一中各表”、“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兩岸的憲法定位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途問題上,大陸提出“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⑧,而馬英九不再提在2008年競選期間提出的“終極統一論”,重申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現狀,宣稱“統一沒有時間表”。

  (三)兩岸官方公開、直接的交流對話管道仍未開啟,政治對話仍未展開,兩岸政治僵局仍未打破

  由於兩岸未能就彼此身份定位達成共識,兩岸官方交流沒有實現正常化、高層化、制度化、機制化。兩岸行政部門負責人仍無法以正式身份公開直接交流,也不能就敏感政治議題公開對話,兩岸事務性協商仍須通過兩會“白手套”進行。兩岸處理一些重大政治問題、重大利益關切,如台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等,主要依靠兩岸的互信、大陸的善意,缺少制度化、機制化安排。兩岸軍事、涉外、立法等部門亦未建立正式對話管道。兩岸領導人建立熱線電話、以適當身份會談、公開互訪等,迄未實現。

  (四)兩岸政黨關係沒有實現正常化,國、民、共三角關係極不穩定

  因政治互信基礎差異甚大,目前共產黨、國民黨、民進黨兩岸主要政黨間的三角關係極不穩定,兩岸黨際交流間接、單向、不平衡特徵明顯。國、共實現了高層交流,但主要是國民黨高層來大陸交流,現任政治局委員以上中共領導尚未赴台交流。國民黨籍“總統”兼任執政黨主席時,兩岸執政黨領導人因身份等問題未能會面。作為馬英九代表的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其在大陸的講話如得不到馬的授權,影響力將大打折扣。民進黨與共產黨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現階段民、共不可能正式接觸對話。民進黨與國民黨既有兩岸政策主導權之爭,更有執政權之爭,在兩岸問題上攻擊、抹黑國民黨。由此可見,民進黨是導致國、民、共三角關係不穩的重要因素,紅、藍、綠“惡質化政治關係”正是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無法進入正常化的主因,是兩岸無法強化政治認同與互信的關鍵。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