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十三釵》:還原金陵痛史需更多故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7 15:15:15  


  錢穆先生著《國史大綱》即開宗明義: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評《金陵十三釵》也如此,我始終認為,無論作為《金陵十三釵》的創作者還是觀賞者,只要你是一個中國人,就不應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冷漠的度量一切,這類影片就像《辛德勒名單》之於猶太人、《盧旺達酒店》之於圖西族、《卡廷慘案》之於波蘭史一樣,它不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已。
 
  74年前金陵子民的悲慘遭遇,無論何時何地,作為同胞,都請保持一顆感同身受的心。
 
  1、以“小“見”大” 直面民族最恥辱的傷疤
 
  “他們進犯和辱沒另一個民族的女性,其實奸淫的是那個民族的尊嚴……我自此之後常在想,這樣深的心靈傷害,需要幾個世紀來療養?需要多少代的刻骨銘心的記憶而最終達到淡忘?“
 
  以上文字摘錄自為電影加工後的小說《金陵十三釵》第10章,這個”講述30萬分之13的故事“之所以如此可歌可泣,關鍵在於它直面了”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概念中,中國人最痛心疾首、最羞於言傳、最沉重壓抑的一個主題,即數萬婦女慘遭日軍蹂躪。
 
  這一主題,長時間在中日兩國都諱莫如深,原因之於中國,主要是因為無以複加的羞恥感和“性心理“本就趨於保守,一個典型事例是當年“華東照相館”學徒羅瑾冒死保存下30多張日軍殘殺中國平民的照片,其實他當時還發現在這卷慘絕人寰的膠卷裡有多張日軍輪奸、淩辱中國婦女的照片,但他一張也沒有保留,當南京大屠殺專家和記者在多年後詢問他為何不留這類照片時,他坦言自己當時覺得這些照片很讓中國人丟臉……之於日本,主要是因為,性暴力是日軍在南京諸多暴行中最無法進行辯解和抵賴的部分,婦女、老人、兒童歷來是戰爭中最受人們保護的對象,在當年日軍陸軍海軍內務省和情報局審查官對隨軍記者的作品審查中,日軍踐踏中國婦女的照片幾乎全部被蓋上“不許可”的紅印,相較屠殺、縱火、搶劫等暴行,強姦也是日本軍方在戰爭期間首先意識到的罪責之一。
 
  《金陵十三釵》與《屠城血證》、《南京1937》、《南京南京》等試圖從“全方位”反映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影片均不同,以往在講述該段血淚史的影視作品中,主線始終是“屠殺”,講述者著力表現的是30萬遇難同胞這個“量”的龐大概念,而在“南京大屠殺”這一特定的綜合暴行概念中占據最核心位置的“性暴行”因為種種複雜原因往往被一筆帶過。《金陵十三釵》從最初嚴歌苓僅幾萬字的小說開始,就是一部以女性視角,或以女性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命運寫實為基礎的作品,它不求宏大的叙事規模和史實全局式的關照,它的場景甚至僅僅是一座教堂內的地下室,它只想透過“30萬分之13”的個體命運來微觀20世紀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將民族最沉痛、最恥辱的傷疤揭開來,是《金陵十三釵》的勇氣、力量和價值所在,也是“南京大屠殺”題材影視作品的“進步”所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